西塘外观

花瓶小门、石板桥及绿竹掩映的雅致园景

重檐尖顶的六角亭

庭园中的“秋水长天”叠石假山

诗人符翕题诗的石碑

樟林古港,历史悠久,文化名胜众多,其中有一处园林建筑,早在两个世纪前就闻名遐迩,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畅游吟诵,它就是潮汕知名园林建筑樟林西塘。西塘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塘西村,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在建筑上既运用苏州园林建筑形式,又结合潮汕地区的建筑特点,对于研究潮汕清代园林建筑及其与苏州园林的关系有一定的价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巧妙设计,游玩者当年可坐船入园

西塘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为居宅、书斋、庭园三部分。正门门楼上刻有“西塘”两字,落款的“嘉庆四年”也仍清晰可辨。

进入门楼,迎面是一小庭院,两侧各有一个异形小门可通往两边的居宅,正中则是一个洞门,如一个圆形画框般将庭院中的假山景致呈现于眼前,让人迫不及待穿门而进庭园中。

庭园右侧是一处客厅,厅前有拜亭,厅门及窗棂装饰精巧,古色古香;厅侧的房间可见彩色玻璃、粉蓝色门窗等,略带着点南洋风味。

庭院正中是一座太湖叠石假山,上书“秋水长天”。假山前面荷池环绕,有山洞可以沿石级攀上山顶,旁边的书斋是两层楼阁,上层也可直通假山顶。据说,假山上原来有一座八角凉亭,现已崩塌,旁边有一座小塔,也已损毁难以近观。

经过池旁小廊,穿过花瓶小门,走过小石板桥,竹林掩映处,可通往荷池南边另一处景观,这里有一座重檐尖顶的六角亭,名为“碧螺亭”,保存较为完好,亭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清光绪年间著名金石书画家、诗人符翕的题诗:“云水浮空厓,树林间飞阁,胜跡清以幽,吟啸资逸乐。”有趣的是,符翕还在旁边写了注解:“甲午孟春既望,驾舟西塘访植叟,留饮住宿,濒行题诗于石。”寥寥几字,描绘出符翕游西塘的具体情境:他于甲午年(1894)春天,驾驶小船游览西塘并访友,受到热情招待,又喝酒又留宿,总之是一次心情很不错的出游,临行时诗兴大发,于是作诗一首并题写到石头上。

据资料记载,当时的西塘设计很独特,为了在不大的空间里打造出更多景观,不设园墙,以假山、楼阁为界,援引庭外风光入景,庭园中的水池蜿蜒曲折通往外河,因而可以驾船入园游玩。

精工细作,苏式园林藏着潮汕风情

西塘原为洋船垄主林泮在修建住宅大夫第时,在西侧大塘边增建的一处别墅书斋,称“林泮别墅”。但没多久林泮就因获罪财产充公。清光绪年间,南社乡红头船主洪植臣将它买下来,改名为“洪源记花园”。

守护着这座庭园的洪氏后人告诉记者,西塘是他的先祖在光绪年间购买的,还专门到苏州请来名建筑师进行修葺。苏州建筑工匠在原有基础上加以精工修葺,将苏州园林中的楼阁、水榭、假山、荷塘、石桥、琴台、山亭、风景塔、象形石、松化石、亭台花木、小桥流水悉数构筑其中,又巧妙融入近代潮汕建筑中西合璧的特点,使这座江南园林有着独特的“潮汕风情”。

据说原来厅中挂有唐寅、陆润庠、何绍基等名人墨宝真迹,还珍藏有《二十四史》一部,在清末民初是一处很有名气的书斋园林和“旅游胜地”,常有文人墨客慕名相约游园,并留下了不少诗文歌赋。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还曾被洪氏后人设为照相馆,假山亭阁花瓶门,引来大量游人留下靓影。1987年,北影《无敌鸳鸯腿》摄制组还在这里取景拍摄,将这座“潮味十足”的园林搬上了银幕。

数字化测绘,推进西塘保护修缮

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西塘多处倒塌损毁,但仍难掩其魅力,常常吸引着归侨、游客、园林研究者前来探幽。

据了解,在清代,岭南园林已逐渐成为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鼎足而立的园林流派,而潮汕园林又是岭南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省文物局推动开展了《清末民初汕头传统私家园林》课题研究,西塘就是研究对象之一。他们通过运用数字化三维激光扫描对这处园林进行测绘,高精度地记录了西塘的各种信息,全面、完整地展现了这座园林的特征和价值,最近已形成研究报告,目前正在推进西塘修缮方案的编制工作。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