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鸟瞰图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

华西老人院环境优美

王氏祖祠中门背面上匾题“琅琊道脉”

农耕文化馆留住浓浓乡愁

演奏潮曲其乐融融

老水塔见证侨胞爱乡情怀

古樟与溪流农居交相辉映

王志民家族捐建的嘉乐斯学校

潮南区成田镇华西村座落于大南山下,大龙溪水库下游平原地带,始创于明朝,因位于陇田华瑶村西面而取名“西宅”,后改为“华西”。历史悠久的华西村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兴旺、安居乐业的美丽田园华西,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生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汕头市文明村”等。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华西村做活“侨”文章,美誉度不断提升。看得见古树祖祠、闻得到瓜果飘香、记得住乡音乡愁……一幅“水清岸绿生态好、美丽乡村引客来”的绚丽图景正在华西村展现。

田园瓜果飘香 村民喜笑颜开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此时的华西村四下皆郁郁葱葱、硕果累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沿着村道行走,成片的潮汕传统民居和原生态田园环抱在青山绿水中,池塘碧波荡漾,池边矮草飘逸。大树下,村民们或是运动、或是乘凉,一派欣欣向荣、岁月静好的景象。

“空气变好了,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生活也变好了。家门口就是干净笔直的马路,我们以前都没想过这样的日子。”村民王婶看到记者来访,笑得合不拢嘴。

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华西村处处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新气象。“以前,我家门口是一条黄泥路,又窄又脏。现在不同了,修好了水泥路,花草树木多了,垃圾清理了,大家都觉得生活越来越舒适。”对于村子的变化,王婶感触颇深。

据介绍,华西村是潮南区第三批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村建设五个主体村之一。该村历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生柑、香蕉、蔬菜等农作物。按照绿色生态、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华西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兴旺、安居乐业的美丽田园华西。

在一片秋瓜田里,村民王叔拿着袋子,穿梭在一排排挂满秋瓜的瓜架下采摘。“这些瓜个头比成年人小臂还要大,颇受市场青睐。”王叔自豪地说,华西村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及优良土质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果蔬种植,促进村民增收。收获的喜悦在华西村弥漫开来,微风吹过,果香浓郁,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蔬果园里随处可见村民采摘的身影,斑驳的阳光照在村民纯朴的脸上,回荡着欢声笑语。

侨胞捐资兴建 “幸福驿站”乐享晚年

“今日的报纸大篇幅报道美丽乡村信息,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关注了,真幸福!”在华西老人院,几位老人坐在茶几旁,正在悠闲地喝茶、翻阅着报纸,不时传来交流心得体会的欢笑声,大家其乐融融。

屋里的另一边,几位老人正在演奏潮乐。“只要有空闲,我们就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有音乐相伴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正在弹扬琴的王伯告诉记者,潮州音乐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乐迷不分年龄、不分职业。

据介绍,华西老人院是由华西侨胞王婵梅、谢振城伉俪捐资兴建。1997年,王婵梅、谢振城伉俪捐资约120万元,兴建华西老年人活动中心,占地面积2亩。

“大家有空的时候,都喜欢来这里坐坐,互相交流,锻炼身体,生活比以前充实多了,大家都很开心!”每天都有不少老人三五成群地汇集在老人院,聊聊天、演奏潮曲和读书看报,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识,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老人院成了村里老人晚年休闲生活和学习的好去处,是他们的幸福驿站,也成了村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承载浓浓乡情 古祠堂重焕光彩

穿过竹园溪,记者来到一处正在修缮的祠堂前,这里是华西王氏祖祠。说起这座古祠堂,村民都愿意聊上几句,原来王氏祖祠也叫世享堂,始建于明正德年间。20世纪80年代,古祠堂年久失修,日渐破败。1988年,王氏子孙合力筹资,重新修建祠堂。

走进其中,中门背面上匾题“琅琊道脉”,前面是个小天井。祠堂内外,雕梁画栋,石雕、壁画构图多姿多彩,线条流畅,美观大方。所刻所画人物、动物无不栩栩如生,体态动人,显示出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岁月长河中,这座古祠堂不仅维系着王氏宗亲的血脉亲情,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华西儿女的成长、代代相传的桑梓情怀和孝善之风。2022年,祖祠再次进行修缮,消息一发出,海内外乡亲踊跃筹建,出资出力。目前工程已基本完成,重建后的王氏祖祠古色古香,底蕴殷厚,这座走过上百年风霜的古建筑重新焕发出光彩。

如今,这座古老建筑正散发出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对于同族的游子而言,祖祠更是乡愁的寄托之所。

穿越时空隧道 感受农耕文化魅力

在华西村,有这么一座文化馆,能带你走进时空隧道,让你感受农耕文化魅力,记住通往故乡之路,留住悠悠乡愁。

“这是风车,这是犁,翻土用的,我们还收集了脚踏旱水车、石磨和木耙等老物件。”记者走进华西村农耕文化馆,一件件农村老物件映入眼帘,村民王姐在一旁当起了讲解员。漫步其间,仿佛回到潮汕农村传统的生活场景中。

“如今,自动化农用机械替代了这些传统农具,大家不用靠天吃饭,也不愁饿肚子,真幸福。”王姐感慨到,这些老物件,反映了各个年代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反映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这些农耕器具不仅承载了老一辈的记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是进行教育的载体。村民小王说,居民及学生常常到这参观,感受农耕文化,“这有利于让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体味劳动的艰辛,提高实践能力。”

“我们建设农耕文化馆,不仅仅是向大家展示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器具,更是为了让后人了解传统农业和文明礼仪,记住乡愁。”村干部告诉记者。

古樟郁郁葱葱 见证变迁留存记忆

在竹园溪畔,苍郁参天的古樟与蜿蜒潺湲的溪流、白墙黛瓦的农居交融辉映,勾勒出一幅“古樟溪流小桥”的诗画般乡村风光。

记者看到,这棵古樟树饱经风霜却依然挺拔,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距今已有120年,高耸的树冠浓荫蔽日,如伞似盖,气势磅礴。树荫下,几位老人在闲聊家常,小孩在大树下嬉玩,别有一番乡村韵味。

樟树是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其用处非常广泛,更为难得的是,很多动人的故事都与之相关。年逾七旬的王大爷回忆说,从他小时候记事开始,这棵古樟树就已经在这里了,每到夏天的傍晚,爷爷经常带他来这棵树下乘凉,跟他讲曾经在这里发生的那些故事;冬天地里没什么活干的时候,村里的妇女小孩也都爱在树下玩耍、聊天,玩玩闹闹,好不惬意。

对村民们来说,这株百年古樟是华西村的一份子,见证了小村庄的发展变迁。“古树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王大爷说,有时间不妨来树下坐坐,听村里老人讲述古树边上随时间远去的那些故事。

250盏太阳能路灯点亮“幸福路”

走进华西村,最显眼的莫过于道路边矗立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蓝白相间的路灯杆映衬着白墙灰瓦,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道路亮堂堂,晚上回家再也不担心摸黑了。”华西村村民们对新安装的路灯交口称赞。据悉,该村筹集资金,安装250盏太阳能路灯,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题,进一步提升了村容村貌,助力乡村振兴。

“自从我们村装上太阳能路灯,回家的路更亮堂了,心里也更敞亮了。”村民王姨高兴地说,以前一到晚上,村里漆黑一片,去哪里都不方便,老人和小孩很少出门,路灯安装之后,全村人的业余生活丰富了不少,路灯不仅照亮了出行的路,更温暖了村民的心。

夜幕降临,村民们三三两两出门散步,聚在路灯下闲聊。一盏盏路灯犹如星光,点亮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座老水厂见证“吃水往事”

家家都有自来水,但你可知道华西水厂起源于何时?1979年,侨胞王志民在海外带头集资约30万元,在家乡东寨外建水厂,后交付村集体管理、使用,解决老百姓饮水的问题。

“当年我们村在这片区率先喝上自来水。”村民老王说起这事仍是一脸自豪,那时的水质特别好,能够直接从水里提取葡萄糖。在水塔下,老王回忆起过去的“艰苦岁月”:之前,村里喝水都是到井里挑。后来侨胞捐资建了华西水厂,从此,村里全天都有干净的水,吃水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水塔整体呈“火炬”状,上面一个小圆柱镶嵌着一个长圆台。经年累月,水塔塔壁的水泥掉落了不少,一些地方已经“蜕皮”,有的则长满青苔。“老水塔见证了华西村的变迁。”老王坦言,如今虽然“退休”闲置,但村民看到它依然觉得很亲切,也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一封来信饱含一片赤子情

记者采访华西村时,村干部特意拿出一封信,是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会长王志民写给潮南区侨联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今年3月份,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访问团在王志民会长的带领下到潮南区参观访问、寻根问祖。返泰之后,王志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意写信给潮南区侨联,表达对回乡之行的感慨。王志民表示,此次返回祖籍访问,感受到了家乡发展的迅速,家乡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更多旅泰侨胞来汕考察交流、投资兴业,深化汕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为深度参与祖国建设、共建和美侨乡、共享发展红利提供更多便利,携手推动中泰友好合作再上新台阶。

年逾八旬的王志民出生于泰国,祖籍潮南区成田镇华西村,是泰国嘉乐斯集团总裁。2001年,王志民团结泰华知名爱国人士成立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20多年来为凝聚国人力量、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

说起这位泰国著名侨领,华西村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夸他心系祖国家乡,致富不忘乡梓。1978年,王志民家族带头集资在家乡启动入户通电照明工程,在当时羡煞邻镇,后带头兴修水利,筑溪驳石篱;1988年,王志民家族独资300万泰铢(约100万元)捐建嘉乐斯学校,为家乡的适龄儿童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这些年来,他慷慨解囊捐资助学、修建路桥,支持家乡建设,主要有修桥铺路、修建水厂等项目。2018年汕头抗击“8·30”水灾期间,他牵头泰国侨胞向潮南区慈善总会捐赠了24万元和一批药品物资。

“狮爷”成村民信仰吉祥物

在华西村,村前村后恭塑两只神狮,踞前镇后,格外引人注目。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神狮”被视为村落的守护神,村民们习惯把它们尊称为“前狮爷”“后狮爷”,有着“扶正祛邪,祈祥求福”的意思。

狮爷神地很是简单,没有围墙,垫着狮爷的垫台由土石堆砌成,狮爷气势威严,雄视前方。在村民们心目中,狮爷无所不知,能为人答疑解惑。对于土生土长的华西人而言,无论走到哪里,无时无刻都会有一种被庇护的感觉,大家感其恩、念其德,代代相传,在村里进行祭祀,形成了“狮爷”信仰。

村民王伯告诉记者,当年华西先民下南洋时,海上风大浪急,旅途险恶,生死难料。“神狮”是先民的精神慰藉,出发前,先民们都要来祭拜“神狮”,祈祷一路顺风,同时也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