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楼瑞气
  揭阳之得名,或在百越时期,与夫东浙之余姚、上虞宛似,距今已逾三千载矣。秦定陆梁,乃以其名其地为县,一统闽、粤、赣交界之境,广袤数千里,巨邑也。史家或以刘汉之南海方国代之。东晋义熙,乃以县地而立义安之郡,辖有五县。古邑绵亘二千二百余年,文化积淀之深厚,人物声名之籍籍,岭南州郡,无出其右。故曰:揭阳者,粤东文化发祥地,亦闽南方言区域之人文渊薮焉。
  以是,在彼李唐赵宋,岭东诸县固已潮属,然名宦达官若韩愈、梅尧臣、王安石者,举凡撰诗作文,例以揭阳替代潮州。缘于揭阳既古且名,《史记》、《汉书》具载而士林久仰也。
  元和己亥,韩昌黎以谏迎佛骨万里刺潮。越明年庚子,政治人和,乃建揭阳楼于东山之麓,以承麒麟东阁风雅。其影响也,及于朝野。以是至于初宋,尚有“更寻贤侯迹,书上揭阳楼”佳句之传世。庚子去今,一千一百九十年矣,彼时岭外崇构之曾见于诗家题咏者,唯揭阳一楼,因曰,斯楼亦岭外第一楼也。
  揭阳建市于邓公南巡,改革开放风起云逸之际,倏忽已迩廿年,民安物阜,户奏弦歌,尤以近岁宏图大展,百业俱兴,乃有新建揭阳楼以扬传统文化,辟广场以增共享之倡,一呼而纳百应,尤得贤达畅然黄公之助,捐资逾亿之巨以克其成。遂于公元二○○九年孟秋庀工,期年而告竣。巍然宏杰,特立于榕江之上。江山风物,千古而新。
  楼当市区东口,登临其上也,居高视下,千里在掌。远浦长汀,纡徐漫衍,静璧浮波,与夫洪涛巨波,渺然涵光景而惊风霆者,皆在几席之下。而平冈叠岫,坡陀回伏,与夫层峰绝壁,谽谺峭拔,巍然出云气而摩苍穹者,无不尽陈眼幕。至若烟雾舒敛,雨旸晦明,与夫沙鸥水鱼,风帆波舶,上下而往来,也皆一举目而得之。
  其广场则置宝鼎、景墙、立柱、莲花步道以丰观瞻,以倡大道,以振起斯文。此非昌黎遗意欤?噫,揭阳楼也,虽新犹古,虽古却新也哉。何哉?在乎其意,一脉而传承古今焉。
  登斯楼也,观旭日于雾敛烟消之际喷薄而出,瑞气氤氲之中,城郭因之无垠,山川隐现磅礴。睹者能不感兴神越,宁弗赞家园之壮丽,缅先人之奋搏,谋奉献于巨大耶?
  汉楼瑞气,孕乎天地,作育未来,大乎盛哉!
  水城画卷
  南、北两河,集莲花、南阳诸山之水,浩然东来,至双溪嘴而汇为大江,奔流入海。两河之间,为百里平洲,而状若芙蕖,形家美其名曰“出水莲花”。中有溪渠纵横如织,遍栽榕树于两岸;民舍万家,多傍水而立。南宋绍兴十年,始营县治于兹。历八百余年之悠久,文物棋布星罗。于是乎,斯城也,既具岭南水乡之秀,复有文化古城之雅焉。
  环城水域,旧有“北窖棉荫”、“两溪明月”诸胜,邑人吟咏游乐之所也,然以失葺,没于草莱久矣。揭阳建市,起废创新,四岸之巩固美化,遂成市政建设重点。继滨水园林、榕江音乐喷泉先后竣工使用,复有文化长廊、观音崇阁诸胜入于规划,水城胜概,遂将大集于斯。
  是景也,碧水环流,亭台掩映;彩虹飞渡,高阁凌霄。入夜则灯火闪耀于薄霭之间,流光溢彩,变幻迷离;喷泉飞射于宁静江天,喷珠溅玉,伏波腾浪;花艇游弋于潋滟水域,施痕如练,浮光烁金,洵一方之美观哉。
  喷泉崇程百八米,万里神州领冠;观音阁巍耸卅余丈,也寰宇同类构筑未有之雄奇。更欲造展示历史大观于百里江堤之上,藉塑像、楼台、亭馆之丰神,尽现五千年人文瑰奇,尤为华夏亘古无有之巨制。诸胜之营造,用之美环境、适游憩、广教化,非唯标新立异,博取虚誉乃尔。
  旧之形胜,若北窖棉荫,若两溪明月,及于津渡园舍,悉行渐次修缮培植,俾重焕其彩。千年文脉,得弘扬而至光大;古今相映,使游走其间者,悟继往开来真谛,念启扣山林先德,而报以再创辉煌之功,上尊历史,下启后代。寄望之厚,逾于建筑之崇广者大焉。
  胜景百里,气象万千,是谓“画卷”。六百万揭阳儿女气吞日月,煌煌丰功将载史册而传之不朽,是又壮丽“画卷”也哉!
  进贤慧境
  进贤门系旧城五门之一,余皆拆毁,唯此独存,古揭阳之文明标志也。门之内,有寺院庙宇依轴而布,自北迤南,曰学宫,曰城隍,曰双峰,皆宋明时物而建构千秋各具,并载于文献口碑。是区也,多元之慧境哉。近岁辟设广场于其间,俾联结一体,而便游乐观瞻,感悟文化。
  学宫一称文庙,昔崇祀孔圣,作育人才之所也。曩时天子例须临雍以示崇文,故学宫营造之制,非壮丽无以示尊。南宋绍兴中,揭阳学宫与邑治并起于玉窖之原,自此以降,德艺之彦,得进出胶庠,藏修游息,景行效法。“揭阳多士无下都,声名籍籍南海隅”,学宫作育之功大矣。于是先哲乡贤诸公,踵武相继,殚力创造,俾其制日广。兹区也,以大成殿之瑰丽,文昌阁之挺拔,崇圣祠之伟岸,规模独尊岭表,文光直射斗牛。
  城隍庙之为名胜,相传为神之灵赫,故香火缭绕,曾不为时局变化而间断。因获供输日丰,装饰臻于极致。其侧有雷神之庙,尤为巧夺天工。前檐百戏木雕,后阁嵌瓷花篮,以人物之众、形态之巨,国中皆推第一。岭东庙宇而久负盛名者,大抵以营造艺工擅胜,揭阳城隍得膺其冠,乃得五百年而风光不减。
  双峰名列潮汕三大丛林,旧在县西磐溪双山之阳,形家用起邑之龙脉也。既沧海桑田,陵谷变迁,乃于明初迁徙榕城马山窖之侧,以诸水萦汇,而为地灵毕集之区。修竹茂树,构幽邃而营宁静。后有高阁,乃藏经之处,登斯阁也,高山流水之韵,明月清风之致,无不尽览,虽凡界而犹仙家之蓬瀛也。
  儒家学宫之轩豁瑰丽,神界城隍之庄严肃穆,而释氏双峰之清深禅静,三庙景致,如旋律之昂扬低回,若节奏之舒骤缓急。人游其间,悟随景生,情因物移,荡忧涤躁,神爽而虑新。是景也,虽以物表,然又以心灵之有寄擅胜也。
  桑浦胜景
  有山焉,环接揭阳、汕头、潮州三市之境,方圆百里,相传昔有居人植桑于临水之阜,故名桑浦。
  中有坦地,使山分内外,以方位之异而曰西山、曰东山。西山者,揭阳属地也。峰有头峁之高峻、大尖之挺耸;岭有牛眠之形肖、陡石之神奇;水有西坑之逶迤、九曲之清澈;泉有池兜之甘醇、狮喉之充盈。峰因聚石而黛,岭以多树乃绿;苍松掀涛四季,异卉飘香一境。
  昔有真人择穴栖之,遗足印、棋盘而为文明陈迹。嗣后僧寮遍及岩壑峰峦。其中无相之幽邃、古竺之恢宏,俱一时名胜而载之典籍。类于大观之深藏奥区,西来之屹立峰头而险绝奇诡者,也在在可见,大凡创建千有余年而香火尤盛。韫玉石窟之摩崖造像,东粤所仅见者,明代司马东涯翁公疑为唐宋时物,迄今犹然如新。
  斯山也,堪舆之家号为“倒地梅”,谓其无处不发,青鸟牛眠之宅焉,故历代名卿巨公,乐为玄城冥府。于是乎宋之银青光禄大夫林公绍坚、明之行人司正薛公中离,与夫都督潮阳周公耿西,俱以声名之巨而为青山增色。崇陵巨墓,栉比相望,也东粤奇观也。
  春有碧涧潺然,夏有松风漾香,秋有奇花竞艳,冬有异鸟翔集。晴则漫山苍碧,雨则群峰烟绕;晨见薄雾弥漫,夕有丹霞染嶂。星夜于忘归台煮茶论史,月夜有南陇湖放舟钓浪。桑浦之情趣也,四时更替而无穷尽焉。
  中有古径者四,曰鸡笼、曰秋风、曰西来、曰风门,皆勾通内外之孔道也。其通东西一途,在昔为斯山要津。径西盘岭,岭上旧有巨榕以荫樵人,有神庙以佑行旅,即风门径也。以险要之故,闽人陈遂抗元,邑民九军反清,未有不以屯兵结营者。世纪之初,乡人增置亭阁其间,复辟多径盘旋层峦深处,以是旧日险要,竟成游览胜区,红男绿女,擦背摩肩,游目涉足,各适其好,俨然平江虎丘、洞庭西山者矣。
  论者咸称桑浦不独以风光胜,也以文物名,海滨群山,无所能及。予曰:其为胜景,在乎天地之造化,更宜心灵之妥适。其物华天宝,又焉为俗人所可尽悉者哉!
  三山祖庙
  举国之名“三山”者不知凡几。在揭阳者则以巾山、明山、独山合称,皆环揭西边界而屹立。葱茏幽远,云蒸霞蔚。相传隋有三神出此,因成名区。
  唐大历间,以三神之助,将军陈元光得以平定潮乱。乃题诗壁上,用颂神恩,遂成粤东诗歌发轫之作。至于元和之末,以三神之助,刺史韩昌黎祷霁而得民望,撰文为祭,以歌神德;宋初以神之助,太宗乃得收复太原,安定疆土,遂屡加贻封,以谢神功。
  自元及明,历千百年之久,无名山神,乃晋“国王”,血食少牢之祀;妥灵庙宇,由蓬茨而乃崇祠。岭东千里,城镇乡野,也在在有建焉。复以分灵,而广及闽台乃至南洋岛邦,声名渐广且信众日繁。
  三神者,隋士所化也。人因有德,死而不亡。所谓不亡者,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也。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也。以东坡颂韩之语而证三山神灵之在,或有天衣之合。
  是而知之,三山也,不以风景无匹获誉,不以庙貌崇深致胜,其为景者,在乎神德弥耀,神光烛天也。人行其间,可听神飙号万籁,可观列宿献千禽;可瞻神庙开明贶,可闻暮钟杳霭间,于是乎怀襟尽敞,神智顿豁。人之仰望青城仙气与夫普陀佛光,缘因道释禅理参天地之化,关乎盛衰之运,而三山神象,塞乎天地而寓于寻常之中,卒然遇之,犹有益于养性修心,于是也,若谓三山伯仲青城、普陀,岂有妄哉?
  神通广大,至于无垠。在昔荡寇消灾,庇护群黎;在兹搭桥筑路,凝聚侨族。至于感化天地,使风调雨顺;协和气候,使物阜谷丰;通融诸神,使生灵安顺,则贯古通今,守恒久永。是则三山与民为近:神有其境,人在境中。
  南岩佛国
  以文明发育之盛,揭中自昔梵所多矣,而南岩为声名特出者。
  岩在南溪飞凤岭东北麓,不知开辟何年,而重建为寺则始于明季。其前有山焉,云烟葱茏,岩岫蓊郁。复有江焉,逶迤如练,横陈于眼界尽处。清定“普宁八景”,“南岩远眺”为其一。
  揭阳复兴,若天马饮海,龙象如如。是欲振起道德而垂情慈教,以南岩久罹劫灰,自清之末造,至于十年浩劫,几近百载,诸善有赖明政而成巨富者,乐经始起废,民父老合辞荐请有司,因得报允。初复殿宇瓦砾间,再构高阁连宇于左右。不数年而廓楹鱼贯,僧寮师室,香积宝庋,种种完美,赫然东方佛国。
  当其事者既得聚沙之力,遂思构建特色以扬名海内。嗣得天赐之缘,获玉佛六百六十有五尊于万里之外,中有大士宝像高近四丈。复构浮屠于岩寺之右,镂镌佛像二万有八尊,亦神州梵界所未尝有。于是乎南岩声名大振,八方香客络绎如鲫;善男信女,不绝如缕。
  噫,今之南岩形胜,较诸昔之专美前眺,而差欠近视之胜,不可同日而语。则岩之复修也,不独有在成,且致大成矣,佛者之称无量心,历然见也。
  而岩侧惠翁手泽之补缺,粤西刺史茔墓之修葺,以及红豆古木之培植、岩下普同宝塔之维护,则也坏之有成且大成也。此虽一念之喜,然则见之天工可代,七政可齐,六府可修也。
  起废图新,天高地下,在物无终坏之理,往过来继,在人有不坏之心。南岩既已由坏而成,当事者固以与有力而欣然;而游者览者又焉能以动心赏目为止境,视坏者之自坏,成者之自成,于我何有之想?善哉!善哉!
  于是,南岩既适近观,仍宜远眺也。唯视野所及,勿以前山之云烟葱茏,远水之逶迤如练慰满,尚需遥望绚然佛光之无垠也。
  德安古寨
  景区所在,旧称厚屿,明万历间普宁设治于此,因北倚洪山,乃称洪阳。五百年文明遗存犹伙,遂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岭东唯一荣膺此号者。而德安里,则又洪阳之精华,久负瑰伟特绝之称,号为一方胜概。
  斯区,传统潮式民宅建筑组群也,方氏望族于同治年间渐次营造者。肇创照轩方公,以潮州总戎荣擢广东水师提督,威镇南海,遂与族众共营巨宅于故里,祠堂与府第毗连,排屋连甍,规制宏伟,粤中罕见。
  清季聚落而称“里”者,尤今所谓之村,之社区也。以卜筑先后而称老、中、新三寨。亭堂累构以云蔓,廨舍多置而栉比,与夫晋中乔、王诸家大院,结构特色,俱擅胜场。德安里之所特出者,潮风潮韵焉。
  夫“潮”者,潮州之简称也。其文化源于中州,纳风气而多嬗变,自成体系。呈之构筑,则遵礼而重生活,崇尚实用而妥心灵寄托,使天地人和而相安。故斯处也,以“里”视之,则祖庙居中;以寨分之,有支祠居中。起居、宴会之屋,侧而环之,俾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也。窥其格局,则或四马拖车,或百鸟朝凰,皆院式典型,俱四面围合,而庭院中辟。其封闭,为宁静计也;而中敞,则应人与自然交融之求。宅皆三进,取生生不息吉象;而进深层递,乃藏风聚气之需。平面三轴,以区主从,主屋乃先人妥灵之处,面南而立。从厝向于中庭,怀祖考而志凝集焉。取五星之象而造山墙,或金或木或水或火或土,圆锐各异,固为堪舆之取适、审美之所需,也为天人合一计也。家庙中脊两端,俱呈燕尾。“双燕归脊”,大屋之制者,也“潮州祠堂皇宫起”之标志,与夫筒瓦屋面,相得益彰。
  至若生土版筑之墙垣,立面造型之木雕,因位施象之彩绘,塑贴并重之嵌瓷,无不凸现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华夏文化与地方文化互为表里。于是焉,斯物既具历史文化之神,又显潮汕文化之形,形神兼备,风姿历历,而农耕文明之价值观念,洋漾其间。
  德安古寨,可供观瞻、寻味者又何止营造也尔。
  葵阳海韵
  晋有海宁一县,分析于揭阳古邑,博识者以为当今之惠来。揭阳有海岸近于百里,多在兹境。葵山之阳,海韵悠然且也昂扬。
  烟波浩渺,碧浪无垠;岛屿坡陀,沙鸥翔集,海之气象也。而葵海独有其韵者,何象哉?曰:自东迤西,有石碑之灯塔崇越百米,亚洲之冠;有靖海所城与夫澳角、溪东诸炮台,巍然屹立;有白石千丛竞呈峥嵘,掀涛戏浪;有海角甘泉推鹵斥盐,自标平淡;有海市蜃楼呈古映今,时见浮现。
  其引人流连处,则海角甘泉。甘泉昔涌海滨,今则置身市隅,沧海桑田而甘洌未改,也殊胜也。前明苏神童福者,曾撰独联志异而求知音,以其超凡脱俗,六百年悠然驶过,竟无佳偶。故古井悬想,犹然在也。
  其引人向往处,则海市蜃楼。隐现无常,明晦变异,弗若钱塘之涌涨有时;风帘雨幕,雾卷云飞,非如磐石之定型无改。“海市鲛人迹,楼台仙子乡”,“有楼皆入幻,无市可通关”云云,前人之述详矣,而未能摹其一二。盖宇宙无穷,而区区数语,焉能揭其大象哉?海市蜃楼者,非幻想之物也,唯观者之未透视也。天地之间,多未知之域,俱可解而读之,使不懈于探索耳。
  其引人感奋处,则在现代工业之崛起,厂区连城,艟艨云集,此海洋文明聿新之象也,其磅礴气概,起葵海神韵婉约于昂扬,变海市蜃楼缥缈于壮观。涛声依旧,而物换景新。
  故葵阳海韵也者,虽云天成,而亦人作,或曰天人合一之杰构焉。其衰其盛,其沉其扬,虽天数有定,而人乃易之。今山呼海啸,虎跃龙吟,振兴之象,若旭日腾升海上;弄潮之音,会涛声凌穿九霄。盖改革开放之健力,一事能狂之雄心,足以摧枯拉朽,改旧颜而换新貌。
  大凡遇于佳胜,游目骋怀,意致飙飞,往往各有所付向。以兹景揆之,则知事在人为,诚则感天,是得大成。
  葵阳海韵,自然且也人文,壮阔而复隽永之景象也!

你是本文的第877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1-05-20
作 者: 彭妙艳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