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暖的冬日,穿过稀疏的云层,柔和地泻落在大地上。在这样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朋友小林相邀同游藤吊岭,我是初登,小林是重来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轻轻地踩着满地的落叶,悠然向着山顶走去。两侧林荫夹道,苍翠如沐,象两堵浓密的山墙,挡住了山风和浪涛。过了几个较陡的坡道,忽然眼睛一亮,在茂密的树木草丛之间,一股清泉从崖壁上的小凹洞里,汩汩地喷流而出,清澈纯净,如雾似花。驻足而立,仿佛眼前所见的,是一个取之不竭的聚宝盆—那喷流出来的,是一颗颗水晶宝石,清亮剔透;我戏言道,该将此泉命名为“玉液泉”。小林却笑着说,还是叫“仙人泉”较为贴切,我也觉得甚有道理。此时的我,不得不惊叹于自然界的伟大,或许只有鬼斧神工的湛艺,才 能造就出藤吊岭上这道令人称奇的风景线。
  冬天里的阳光,总是短暂而悭吝的,渐渐地向着西山挪动着她那纤纤的玉步。于峰回路转处,一座别致的庭院便映入眼帘。那便是“宝龙寺”。霎时间袅袅禅音幽幽传来,让人仿佛亲临天庭瑶池,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入得寺庙,嗅着缕缕青烟,在那盏一闪一亮的酥油灯下,传来了阵阵清润的诵经声和悦耳的木鱼声,此时我的灵魂却就此得到了洁净的洗涤……出了古寺,沿着石级拾阶而上。转过一条窄窄的山道,便可见几块巨石在寒风中岿然屹立着。走近几步,几只朱红的大字映入眼里,“呵,仙洞,仙步!”我很是称奇,但见旁边还写着“蓬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字样。小林连忙解释道,曾经有位大仙腾云驾雾仙游至此,单脚独立在大石上赏景,于是便留下了他的一只足印;后来,那位仙人还遁入洞里憩息呢。小林又继续饶有兴味地告诉我,就在刚才所进的古寺里,还有—个深邃莫测的山洞。洞口有—大青石,石上凿一八卦,人称为“八卦洞”,那里还流传着“杨文广镇妖”的神话传说:宋仁宗年间,名将杨文广将妖王赶入藤吊岭上的一山洞,用枪尖在洞口的青石上,划了一八卦,镇住妖王不能出洞。至今,妖王仍在洞里睡大觉呢,他大睡三千年,小睡八百年。听着这些神奇的传说,一阵寒风吹过,我不禁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
  离开“仙洞”,登上嶙嶙石级,便来到一片广袤空旷的山野平地,一樽高眺耸立的观音雕像,便已赫然映入眼底。只见五彩祥云中现出九品莲台,飘逸洒脱的观音大士,肃穆慈祥,双目微闭,左手托着净水瓶,右手捏着杨柳枝,柳枝上仿佛还沾着圣水,玉指轻舒,禅机无限,普渡众生。一些虔诚的善男信女,备足香烛礼品,对着观音娘娘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词,顶天膜拜。
  夕阳渐渐地西下,暮色苍茫,日近黄昏。于是,我们带着些许疲惫,带着袅袅回荡的禅音和清脆悦耳的磬声,沿着原路返回藤吊岭,如此灵气十足的仙峰,也许正是我所向往的天堂。一段不灭、不失、不离、不弃的恋山情结,就此在心中荡漾着、回旋着……

你是本文的第856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9-03-30
作 者: 卢舜斌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