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民俗上海·闸北卷/蔡丰明 张丽丽主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2 ISBN 978-7-80646-152-35 Ⅰ.民… Ⅱ.蔡… Ⅲ.风俗习惯—闸北区 Ⅳ.K892.45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45322号
闸北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北部,南临吴淞江 (苏州河),与黄浦、静安两区隔岸相望,北与宝山区接壤,东与虹口区为邻,西与普陀区为界,地形略呈狭长状。闸北的地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当时吴淞江上建起了两座挡潮的石闸,分别叫老闸、新闸,人们习惯上就将两闸以北的地区称为闸北。此时境域内大部分地区还是水网交叉之地,各地移民源源不断流入,并在境域南部开垦定居,形成梅园头等自然村落和唐家弄居民点。由于当时客货多靠吴淞江运达,江岸逐渐成为农副产品等物资的集散和交易地.老闸和新闸周边于是形成市集,并有乡道(时称官道)通往江湾、大场、真如镇。 由于闸北在形成之初就有大量移民流入,在它不长的百余年发展历史中又经历了租界与华界共存、繁华与贫穷相间这样独特过程,因而闸北的民俗就非常明显地体现了海纳百川、雅俗共存的文化特征。抗日战争爆发前,由于境域东南部属于公共租界,华界的工商业又相当繁荣,闸北居民的构成主要是来沪经商办厂的中小商人以及职员、店员、小贩等,这些来自各地的移民在生活习俗上既保留了原籍的习惯又逐步融入了上海都市的生活。例如,在天潼路、大统路等商业街有经营各地特产的商铺和各地风味的饭店。又如,在境域内建有潮州会馆、海昌会馆、锡金公所、扬州公所等众多外省人的会馆公所,帮助各自的同乡人解决在上海谋生时遇到的各种生活困难,并在节庆日按原籍习俗举行祭祀等活动。由于同时受到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闸北的居民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上也显示了多样性的特点。例如,境域内同时建有宝华寺、天后宫、闸北堂、胜利之后堂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寺庙、教堂,甚至还有既是佛教又是道教的亦庙亦观的太阳庙。又如在天潼路唐家弄一带,建有上海最早的“三合一”书场,楼上是茶馆及书场,楼下是浴室;又同时有西方商人引入的西洋影戏,在徐园“又一村”放映《马房失火》等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营业性放映。抗日战争发生后,闸北华界的市政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流入租界地区。取而代之的江淮难民由于没有文化,缺乏技能,大多数人只能从事较为低等的职业,因而较难融入上海的都市生活,比较多地保留了原先的生活习惯。例如,为了相互提携,他们往往是按籍贯集聚而居,形成一片片的棚户区;继续说着原先的方言,或者是带有明显方言痕迹的上海话;喜好经济实惠又有苏北风味的大饼油条等小吃、早点等。在文化生活上,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上不起戏馆影院,于是马路演出应运而生,在棚户集中的汉中路、普善路、中兴路、共和新路一带的空地,成为街头卖唱的集中点,而且尤以淮扬戏、扬州评话为多,同一地段的 演唱摊子往往有四五处之多,成为上海大都市独有的贫民文化景观。解放以后,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和彭浦地区大批工厂的建立,产业工人已成为闸北居民的主体,虽然原先传统的习俗已被大量简化,但民俗的影响依然踪迹可寻。例如,马路演唱被禁止后,企业文化、庭院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相继活跃发展;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闸北地区的民间又兴起了各种物品的收藏热,号称是“上海收藏半月天”。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是渊源于闸北的贫民文化、地摊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又如,闸北自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十多届的茶文化节,不仅是对昔日繁华闸北地域丈化的彰显,更是以一种高雅文化来影响当今居民习俗的善举,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闸北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与上海中心城区地位相适应的新闸北的奋斗目标,其内涵不仅包括城区的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还涵盖了市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要通过发掘苏州河沿岸老建筑的文化底蕴、弘扬“红色闸北”的人文精神、提升“茶文化节”的文化品格、打造“宝华寺撞钟”等的文化品牌等路径,将闸北历史中奋斗不息的文化精神同建设新闸北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展现闸北人民新的精神风貌,创建科学、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闸北的民俗正折射出闸北美好发展的未来。
|
你是本文的第1051位读者 来 源: 作 者: 蔡丰明、张丽丽主编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