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三饶古城南门外二华里的山顶上,有一塔,是清初康熙四十七年(1708)县令郭于藩继王益聪首建未竟之业建成的。塔七层,高五丈,基围五丈六尺,全用青砖灰砌成。巍然几屹立,极为壮观。塔名“文明”,寓意“文章” 、“昌明”之义,意谓希望后起之艉,知书达理,人才辈出。在今天来说,忆念先贤,冀求代代子孙,奋发有为,争取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升平盛世的乐趣。
可是社会上历来就有不少迷信风水的人提出非议说“三饶古称‘蟹地’,这里建塔,钻伤了‘蟹身’,败坏了古城的风不”。果真如此么?历史证明就是公正的裁判者,咱是新时代的人,自应对郭于藩建“文明塔”给以公正的评价。
  这塔的两侧有一副门联曰:
  文光已授青藜杖
  科第联绵报士心
  可见郭于藩在此建塔,无非是要继承与弘扬先贤的教化,想以东汉刘向的“专精□思“为榜样,冀望后代子孙出类拔萃,多出俊彦,人杰地灵,得占榜首。如此美好愿望,诚足称道。
  文明塔在饶平古城三饶镇郊双溪畔的山上,塔下不有七榕桥——株古榕七条榕根并排横跨溪面,构成一座天然的桥梁,成为三饶古城的胜景。这里又是南宋状元王十朋在双溪寺旁立碑之所在。他曾对饶平的地理环境赞美说:天下大乱可无惧;世间饥荒得有收。简直把它夸成粤东的据险要地了。
  文明塔历经风雨灾难与峰火战乱之后,依然屹立峰顶,雄伟壮观。充分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犹如茫茫沧海中的一座灯塔,又像一把耀眼的“金钥匙”,启迪人们去打开科学宝库,传播时代的信息。在当前祖国“四化”与“改革开放”高潮中,造就更多的人才,创造更多的财富。
  文明古塔,祝愿你与苍松翠柏的青山同在,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开拓发展作一见证。

你是本文的第1939位读者
来 源: 《潮州乡音》丛刊(二)
作 者: 张贵生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