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市区海滨路中段北侧与红领巾路交界处,一处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的纪念性公园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这里是汕头人众所周知的石炮台公园,是外地游客必游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更是我市目前仅有的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走进石炮台公园,一条水深3米,宽23米的护台河环绕崎碌炮台一周,跨过石桥,越过护台河,便可触摸到炮台的墙体,感触历史变迁,触摸岁月斑驳。崎碌砲台是清同治13年(1874年)建,竣工于清光绪5年(1879年),当时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后,汕头作为十个通商口岸之一,门户被迫完全对外开放,外国侵略船只纷沓而来,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加强国防建设,时任潮州总兵方耀,便以“邻氛不净,潮海严防”为由,奏请清廷,建筑此炮台,耗资8万余银元。由于崎碌炮台处于海边,建造者从防渗漏、防洪方面考虑,发挥聪明才智,以贝灰沙加煮烂的糯米和红糖浆调粘夯筑而成,再砌上规格不一的花岗岩石,具有强度大、韧性好、防渗性能好等优点。炮台分上、下两层各置火炮18门,下层是一条石砌的拱顶隧道炮巷,炮巷宽4.1米,全长292米,贯通于整个台堡,是放置炮弹和炮兵驻扎的营地;炮台中间广场与二层炮台平台的交通,主要是一条奇特的波浪线条形石阶梯,阶梯宽3米,在坚硬的岩石凿刻出27级半圆弧,它实际上是一条运送大炮的专用通道,用这种方法将炮械循级推上台,独特实用。还有一道较为隐蔽的螺旋形楼梯,是作战时的快速通道,该石梯运用力学结构原理,不设梯梁,“螺径”以同轴垂直悬板叠合成梯级,既节省用地又解决了垂直交通问题,轻盈奇特。上层台面有规律地分布着通风报塔72座,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形分布,是炮巷的通风采光设备,也用于炮台上、下传达信息。城堡中间有一个广场,当年是作为炮兵们日常操练的地方,广场东北角有一口水井,供当时驻防炮兵日常饮用,当年这口井离大海只有数十米,取出的水却是淡的,非常奇妙。 尽管崎碌炮台作为海防军事炮台,但并没有真正开炮作战过。辛亥革命后,崎碌炮台曾被军阀所霸占,后被国民党政府改作监狱,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曾经囚禁过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日本侵华期间的1938年,崎碌炮台曾遭受了日军轰炸机的两次轰炸,兵房及厨房有小部分被炸塌。汕头解放后炮台归公安部门使用,随后因战备需要,由驻汕海军驻防。1991年11月,汕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崎碌炮台的原址上扩建,筹建石炮台公园,并于1998年9月建成向市民开放。2013年3月,崎碌炮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崎碌炮台是祖先国防建设智慧的结晶,也见证了当时人民群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给研究明清建筑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我国人民坚决抵御外敌侵略,保卫神圣国土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我国目前保存得较为完好,面积最大的独立体炮台,是中国近代一个十分重要的军事建筑。目前,石炮台公园正准备规划建设展厅,让游客更进一步地了解崎碌炮台的历史、建筑以及文物。
|
你是本文的第109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4、18 作 者: 林蓁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