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殡,又称“送葬”。出殡时间一般为死后3天或7天,也有即日出殡者。夏天,居丧时间短,通常是死后的第三天;冬天,居丧时间可长些,有延至第五天甚至第七天者。
    出殡时棺材上要覆盖着一张描龙绣凤的缎棺盖儿,由8个青壮年分两班轮流扛抬,俗谓之“八仙抬柩”。出殡队伍中,族长或房长走在前面,边走边放鞭炮、撒纸钱(逢过桥要增加纸镪作过桥钱),其次为挽联挽轴、幢幡之列,紧接着为灵柩和家属亲眷执杖扶柩队列(左边扶柩的是孝子、孝孙、孝婿,右边扶柩的是孝媳、孝女),最后为哀乐队和亲友送丧者(每人手执香一枝)。以前,亲属送葬须穿白长衫。俗语谓随人去做某事为“穿白长衫缀行”,源于此俗。现在,送葬者只穿素色衣服就行了,衬衣、褂子甚至T恤都可以,白长衫已经很少见了。沿途,认识或不认识死者的店铺、人家均可设坛供香,办三牲祭品祭祀死者,俗称“摆路祭”。丧事主人事后要酬谢摆祭者。送葬路上,随行人员碰到相识者忌打招呼谈话,恐棺中亡人得知,对被呼名道姓者不利。
    当棺材抬至大路口或桥头时,亲友、外家、女眷就要与死者叩首拜别,脱去孝服另路折回。此时死者亲属要端出一碟糖果让送葬者“食甜”  (吃),以示祛邪。送葬者回到家里,不能直接跨进家门,而应在家人事先置放在门口的一盆浸有红花与仙草的清水中洗手,并将洗手水撒泼于外边路上才可进门。送葬者走后,棺材由孝子、孝孙、孝婿护送到墓地安葬。出殡途中,棺材不能停歇于地,怕死者阴魂流落荒野,无处归宿。潮汕方言歇后语云:“棺材扛上肩——孬歇”(不能停下来),源于此俗。因此,每次抬棺材必须有两组人马,如果其中有人累了,才有人可接替。出殡时,死者的儿子及媳妇的孝服用麻布制成,无缝边,即古称“斩衰”。普宁一带,孝子孝孙的头上戴着用菅芒叶和稻草编成的“毛箍驴”,并用麻皮绳结五颗如小鸡蛋一般大小的银纸团。前面一颗,用以堵住嘴巴;两旁各一颗,用以堵住眼睛,再旁两颗,用以堵住耳朵(意为一心一意办丧事,不管其余诸事);女儿孝服用苎麻布制成,拗折缝边,布边在下,古称“齐衰”,头上戴同样用芋麻布制成的“遮头感”;孙女头戴的“遮头感”,则用白布制成,上身用白布长5尺2市寸,折成四折,斜披在左肩至右胁下;女婿和舅父均头戴“白头感”,穿白长衫,腰系白腰带,腰带两头垂于背后,长7尺2寸。
    揭阳一带,死者长子要背上一束竹篾片圈成的桶箍,带着诸位弟弟随在灵柩后面送殡。此风俗的由来有个传说:相传古时,揭阳桑浦山有个陈厝村,陈老汉有三个儿子,但彼此不和睦,常吵架乃至动武,陈老汉想不出教诲儿子的好办法来。有一天,家里的一只木桶的箍子掉了下来,木桶也就散落一地。①陈老汉看后恍然大悟。有一天,他装病在床,把三个儿子都叫到床前,木桶也放在床前。当三个儿子到齐后,他故意把木桶的箍子弄掉,木桶板就散落地上。陈老汉指着散落的木板说:“你们兄弟看着,一只木桶能连成一体,靠的是什么?就是这桶箍子。家庭就像这个木桶,你们就像这个桶箍子。只有团结连在一起,才不会四分五裂,才会发达兴旺。”三个儿子听后深受感动,一齐跪下,流着眼泪对父亲表示今后一定团结,和睦相处。后来三个儿子都娶了老婆,并都教育各自的老婆要和睦相处,妯娌关系要融洽。陈老汉看到这样的家庭,十分高兴。不久,陈老汉病逝,儿孙们非常悲痛。在出殡时,为不忘记父亲的教导,儿子们就买来了一束竹篾捆成一个圆圈,由老大背在身送殡。办完丧事后为上不忘祖训,下可教育子孙,三个儿子便把竹圈平分各自带回家中珍藏,视为传家宝,世代传承下去。从此,陈老汉家族兴隆昌盛,子孙繁衍。附近各村村民知道这一情况后,也仿效起来,遂成习俗。

你是本文的第1600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典》
作 者: 叶春生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