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和里多以中西相融合的石雕、木雕、灰塑及西洋壁画为装饰

德和里多以中西相融合的石雕、木雕、灰塑及西洋壁画为装饰

德和里多以中西相融合的石雕、木雕、灰塑及西洋壁画为装饰

德和里多以中西相融合的石雕、木雕、灰塑及西洋壁画为装饰

祠堂门楼刻满了名儒家训

春晖亭是一个颇具欧式建筑韵味的六角凉亭

新打造的草坪和秋千架使德和里这座百年侨宅在古朴中透出青春时尚的气息

“立德堂”梁架上以各种历史故事描金漆画为装饰,历经百年仍富丽堂皇

向荣别墅客厅中有多幅引用西方格言的家训书法作品

哲谋广居书斋保存完好,外观精美,被列为澄海区不可移动文物

左侧火巷巷门的装饰图案是具西洋风格的“天使抱球”造型的灰塑浮雕

左侧的大夫第为“四点金”建筑格局

与因缺少维护而沧桑残旧的侨宅不同,位于澄海区樟林古港塘西村的德和里,庭院中新打造的草坪和秋千架,使这座百年侨宅在古朴中透出了青春时尚的气息。记者前往侨宅探寻时,樟林正在筹办“汕头市中山大学校友会高端艺术音乐会”活动,德和里是其中的一个接待点。

樟林古港侨宅众多,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及“南粤古驿道”建设项目的开展,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不少侨宅开始进行保育活化,侨宅后人积极配合并参与祖宅的修复工作,让其恢复历史原貌,逐步扩大了樟林古港这一“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地标的影响力。

德和里在陈氏家族后人的精心养护和修复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这里现为“塘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樟林文献工作站”“樟林古港调查研究工作室”等,它不只是一座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侨宅,更是一个乡土历史文化传承教育的活动阵地。

侨宅探寻

建筑精雕细琢 融汇中西方美学

德和里在当地也称陈德茂、德茂内,原占地面积8.4亩。由于曾遭遇日寇焚毁及自然原因,有一部分房屋已摧毁,但留存下来的起凤陈公祠、向荣别墅、哲谋广居、大夫第等老屋,在后人的精心养护下,基本保持了完整原貌。起凤陈公祠和哲谋广居于2012年被列为澄海区不可移动文物。

德和里以起凤陈公祠为主体中心点,两边对称各有一条火巷,火巷中各有一个书斋,火巷一侧又各连接一座“四点金”大夫第和一个花园。据德和里第四代后人陈椰介绍,德和里是由当时的汕头有巢建筑公司设计,建筑、装饰较为考究,用成排的杉木交叉叠放于地下作为地基,历时数载,于民国十年(1921)建成。整个建筑体现了“糅合古今,融汇中西”的美学风格。

起凤陈公祠坐东北向西南,门楼肚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石雕和石刻。石雕既有人物造型,也有各种吉祥物,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门楼上的石刻书法作品,錾刻的均为名儒家训。起凤陈公祠有二进,正厅“立德堂”是抬梁式架构,梁架上以各种历史故事描金漆画为装饰,历经百年仍显富丽堂皇。

左侧的宅第保存完好。在左侧火巷可以看到巷门的装饰图案是“天使抱球”造型的灰塑浮雕,极具西洋风格,与祠堂门楼的中式石雕石刻形成强烈反差,体现了侨宅中常见的中西合璧风格特征。火巷中的哲谋广居有着精美的中式木雕窗花和欧式浮雕灰塑,门窗颜色均为清末民初流行的“南洋蓝”色;大厅中穿斗式梁架上各种木雕刻工精美,板壁上挂有多幅书法作品,书香味浓郁。

与哲谋广居相邻的大夫第则是典型的潮式“四点金”建筑。大夫第的大门及其它门窗也多以中西方相融合的石雕、木雕、灰塑及西洋壁画装饰,以西洋进口的马约利卡瓷砖装饰门面,主色调也是“南洋蓝”。大夫第门面较祠堂略小,但门楼肚上面同样都是名家书法錾刻的家训。值得一提的是,大夫第前面的风围墙照壁花窗,中间位置镂空雕琢出“福星拱照”四个篆书大字,极为少见,足见建造者之匠心独到。

德和里陈氏第四代后人陈椰是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目前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他告诉记者,右侧建筑是他的曾祖叔公陈欣木住所,上世纪80年代进行重修,门楼已失去原来模样,大夫第更是不复存在,只剩一个阁楼,阁楼外围上留存有“静观”二字;向荣别墅只剩下客厅,与对称的哲谋广居风格相似,也是一座风雅而南洋风味浓郁的书斋。另外留存下来的还有一座“春晖亭”。春晖亭是一个六角凉亭,亭顶是灵动的中国式飞檐,但方形的亭柱以及线条简洁的栏杆,却颇具欧式建筑的韵味。

汇集中外格言 现代视野立家训

陈椰介绍说,德和里的一大特色就是名家书法作品甚多,内容基本是中外名儒家训、传世格言,有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堪称“家训大观园”,是侨商重视文教家风传承的体现。

祠堂正面门楼肚的4方石刻,錾刻的是清代苏州昆山儒者朱用纯的《朱子家训》全文;门楼肚两侧各有一石,左边刻的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给儿子写的诗《示宪儿》,右边刻的是东汉著名女史班昭的《女诫》。而大门柱联及祠堂大厅上的3对楹联,都以“立德堂”堂号“立德”二字作为冠首,意蕴深刻。

左侧大夫第正面门楼肚上所刻的家训通俗易懂:“居家最要于勤,盖勤则一家之人不至于惰废,而无游手闲食,以相率而为不义之事……勤若主公主母,早起晚睡,尽其家长之职,以率其男女子弟,令为勉其卑幼之职;又率其内外婢仆,令各供其力役之职……”讲的是为人要勤奋做事才不会游手好闲惹是生非,一家之长要起带头作用,安排好家中众人各司其职。

而最有特点的家训,则藏在哲谋广居和向荣别墅两个书斋里。陈椰说,书斋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因而布置较为风雅,体现了主人的品味。书斋里的板壁上挂有很多对联和条屏,都是名家书法作品,所书内容都是教导做人、做事、修身立命的名家格言。不同的是,哲谋广居引用的是中式格言,向荣别墅引用的是西方格言。而两处格言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提倡努力奋斗的同时,强调保养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按现代人的说法,就是特别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哲谋广居有一幅长横批,写着“人生天地间,圣贤豪杰在乎自为,然须有十分精神方做得十分业。苟不于年富力强时除去欲心,节制欲事,以保守精神,筑固根基,则虽有绝大志愿、绝大事业,必因神昏力倦而无成。”强调人需要学会自律,控制欲望,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不然就算有再远大的志向和事业,也会因为身体原因成不了大事。

而在向荣别墅的厅门上,同样用西方格言讲述了这一人生道理:“处今日多争之社会,忙中非有闲怀不可作事,固宜准一定之时间,依一定之秩序,又须静心默虑,处之泰然,不可过于劳动,有害健康。”强调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懂得冷静处事,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

陈椰说,先祖陈欣木一百年前就在家乡创办女子职业学校,还谋划建“大同村”,是一位有着开阔的现代视野与人文素养的华侨,这些西方格言的引用具有超前视觉,直到今天依然是至理名言。像其中一幅书法作品写着:“西儒克至氏曰:失败为成功之基,吾人不逢失意之境遇不能成为大丈夫,欲期一事之成,其初次失败实不足忧,便可探得其失败之原因而矫正之。”说的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另一幅写着:“西谚曰:爱子之道当令其旅行于外,盖须投身于生存竞争之场,力任艰难,力任辛苦,以磨炼心身,如原野之草木,不受太阳之光线,其实不坚花不美。”这幅作品是鼓励年轻人要多走出去见世面,参与社会竞争,在历练中变坚强,而不要做温室中的花朵。

合力守护家园 曾为抗战指挥部

由于地处乡里外围,德和里在村居安保中有着重要战略位置。据《樟林风灾特刊》载,1922年潮汕“八二风灾”后,有盗贼入乡行劫,当晚在德和里前窥探,被陈家更夫发现,马上鸣枪示威,乡里各社的更夫也相继赶来援助,一起把盗贼击退。

这里还曾被部队借驻。抗战初期,潮澄饶抗战自卫队曾驻扎于此,将这里作为指挥部;1956年前后,这里还曾驻扎过解放军。

此外,起凤陈公祠曾被借用为澄海中学的教室,德和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曾作为大队粮仓、火砻、发电厂、加工厂、幼儿园、图书馆等。

华侨故事

创业有成 回乡合建新宅第

哲谋广居中悬挂着多张德和里家族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是陈椰的祖辈父辈们的合影;另一张则是高祖母一百岁寿辰时和海外儿孙们在马来西亚的合影。陈椰说,这两张照片合起来,就是德和里陈氏家族海内外宗亲的全家福了。

陈椰介绍说,陈家祖籍澄海县蓬州都华埔(今属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陈欣木、陈燕臣叔侄俩在泰国曼谷开设“同泰昌”、“同顺昌”染布色料行、“利民机器染织布榨油工厂”等。叔侄二人创业有成之后,选择到红头船的发祥地——樟林建造新宅。陈欣木从泰国寄侨汇至樟林,由陈燕臣负责督工。德和里建成之后,整个家族移居到此居住。中间的起凤陈公祠是祖祠,左侧的大夫第和哲谋广居由陈燕臣居住,右侧大夫第和向荣别墅是陈欣木居所。

宅主风雅 书斋引来名人居留

陈欣木是一位实业家,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第十一届理事,他同时也是一位思想进步、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在侨界有较大的影响力。早在上世纪20年代前后,陈欣木就意识到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在家乡倡建明德女子职业教育学校。近代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曾留宿向荣别墅,就是因为仰慕陈欣木之名,于1921年2月26日专程前来樟林考察。

由于主人雅尚斯文,加上书斋环境精致,向荣别墅、哲谋广居曾吸引不少地方名人来此居留。如澄海岱美乡的晚清岁贡陈舜、莲下乡秀才王抡元都曾在书斋执教,广东岭东《民国日报》社长陈特向也曾来此寓居。

热心公益 良好家风代代传

百年来德和里陈氏家族一直热心公益,扶助文教。海外后裔赞助马来西亚韩江学校建设,担任校董,推动海外的华文教育,而且长期寄侨批接济、赡养乡族,1992年还汇来25000元善款建设家乡塘西小学新校舍。

留守乡土的陈家后人也十分支持家乡建设,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变卖饶平祖业铺路建校,资助乡土文献出版、曲艺乐社,赢得乡人的尊重。

今天的陈氏族人开枝散叶,分布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及澳洲,其中不乏南洋华人翘楚。德和里裔孙陈树桢为拿督,陈国平为丹斯里拿督、太平局绅,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享有声望。而姻亲如蚁光炎、余子亮是泰国侨领,李伟南、张寿仁、黄勖吾是新加坡侨界名流。

良好的家风传承至今,作为年轻一代的陈椰,近年来为了祖宅的保育活化两地奔波,写起家族史来挥笔如有神,干起整理祖宅的粗重活来也是一把好手,能文能武、吃苦耐劳的作派不输前辈先贤。陈椰说,乡族中有很多像他一样热爱侨乡文化并尽心尽力维护祖宅的年轻一代,这主要归功于一代代先辈的德行遗风,后辈从小到大耳濡目染,都将这些遗训谨记于心,躬行于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