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情乡愁的交织 文人文学文化的呈现.jpg

林伦伦教授的文化散文集《乡愁入梦》最近出版。35万字,95篇短小精悍的美文,读完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风俗很独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潮汕的乡风民俗很独特。潮汕人很重视冬至,就像要给春节做个预热一样。因为殷周时期,以冬至前一天为岁终,而潮汕大部分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封冬”的习俗。冬至是过小年,是节日,因而叫“冬节”。这一天有不少民俗项目,例如“挲圆”(做汤圆)、“拜老公”(祭拜祖先)、“挂冬纸”(扫墓)等。“挂冬纸”的习俗,与清明节的扫墓——“挂春纸”相对应,这习俗是在外拼搏的潮汕人在冬节回家乡的原因之一。慎终追远,感恩祖德,古风犹存。冬至日,搓汤圆、煮汤圆、吃汤圆为最具仪式感又最好玩的活动,也最受孩子们的欢迎。

潮语的民间故事叫做“古”,讲故事叫 “学古”,略带黄色的叫“咸古”,故事编得无厘头叫“无粕古”。“闲间”是乡村里有富余房子的家庭免费提供给大家的。“闲间”还有另外一种教育功能,就是免费教学乐器、听古(故事)等。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们多数是在“闲间”里学会了吹拉弹唱。“闲间”是分性别的,讲古、喝茶的是男性的“闲间”,叫“丈夫(da2 bou1)间”。女同胞的“闲间”叫“姿娘间”。潮州歌册是女性方言文艺作品,是没上学机会的女性识文断字的教材。通常是有一位能演唱潮州歌册的民间女艺人被请到“姿娘间”,专门唱歌册给大家听,或者教大家唱。这种很特殊的“闲间”文化,不知道培养了多少潮汕的民间音乐好手和文学爱好者。“闲间”其实就是一个民俗文化传播基地,这恐怕是潮汕地区独有的风俗。

随着下南洋的人多起来,“过番歌”也在潮汕侨乡传唱了起来。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那首《天顶飞雁鹅》。“过番歌”唱出了许多“留守妇女”的苦辣心酸。

这里的美食很诱人

食在潮汕,名不虚传。

潮州小食属于雅俗共赏的食品,例如潮式的月劳饼很出名,皮儿薄而酥,馅儿多种多样。糖葱薄饼也是一种受人欢迎的小吃。此外,还有潮州的鸭母捻、腐乳饼,揭阳的乒乓粿、笋粿,惠来的靖海豆(米+咠)、汕头的西天巷蚝烙、老妈宫粽球(粽子),新兴街炒糕粿……说不完,尝不尽。读林老师的文章,常常会馋得流口水,巴不得马上去潮汕过把瘾。

潮人食糜是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饮食习俗。潮人之家最常用,也最受欢迎的待客之道是:请食糜。“请食糜”只是潮汕主人客气的说法,请你品尝海鲜才是真正的意图。

潮汕不但有美食,还出产美食家。介绍中大中文系澄海籍老师们的“好食”这篇文章太有趣了。澄海人都好吃,如黄际遇、黄家教、李新魁、黄光武、陈伟武、陈小枫等教授。黄际遇教授是一位风神萧散的性情中人,他是汇通中外、文理兼长之博学鸿才,也是酒中仙、美食家。长江学者、古文字学家陈伟武教授特别懂海鲜,也好吃海鲜。他的“茶配”很特殊,除了坚果、小饼外,他每次必带野生的虾干、小鱼干之类。他的“夜茶”,不但茶甘醇,茶配也鲜美。在林伦伦笔下,这些教授都是人间烟火里的普通人,是陈平原教授所说的“有学问又有趣的人”。

这里的方言很古雅

读《乡愁入梦》,等于上了一堂潮汕方言课。

潮汕方言中,“批”和“厝”的“词群”都很特殊。

侨批已入选 “世界记忆名录”。何谓“侨批”?“侨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到国内的汇款和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批”来自闽南语,书信的意思。潮语中的“批”字则专指附寄款项的信件,回信称“回批”,侨乡人寄信叫“寄批”,收到的侨信俗称“番批”,给番畔亲人的回信叫“唐山批”,送信叫做“分批”,分批的工作人员叫做“批脚”,收批、寄批的营业所叫“批局”,信封叫“批壳”,里面的信笺叫做“批肉”,写信叫做“写批”。

“厝”是潮汕方言的特征词,房屋的意思。盖房子叫“起厝”,买房子叫“买厝”;引申之,家里叫“厝内”,回家叫“转去厝”;新娘子回娘家叫“转厝”,第一次回娘家叫“头转厝”。“税厝”就是租用别人的房子,“分厝”就是分房子。

在潮汕,“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深入人心。因为“方言里不但有着现在时的流动,也有着民族文化的历史”(李雾)。作者认为 “普通话能使我们走遍全中国,外语可以帮助我们走向世界,但只有母语方言和乡土文化,才能使我们知道从哪里出发,根在哪里”。

这里的文化很厚重

潮人文化是海内外5000万潮人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优秀族群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在潮汕各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得比外地好,这是他们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这种文化的自豪感往往自然而然地流淌于林伦伦的笔下。

澄海的文化古村落程洋冈村里有40多座书斋、私塾。那里有唐宋时代的港口、建筑遗址,有从宋代到民国的庙宇和诸多名人的墨宝遗迹。该村在1914年就办起了新式的小学堂——仙美育才小学堂,1927年就办起了女子学校——醒民初级女校,开乡村文明之先。

潮人不管富贵还是贫贱,对“书斋”(后来的“学堂”,现在的“学校”)都是那么地重视。深入他们骨髓里的理念就是:“有钱没钱,读书求贤;千好万好,读书最好。”潮安的龙湖书院有一副对联曰:“天地启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需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可见,潮汕人是多么的尊师重教。

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还被漂洋过海的潮人带到世界各地,林伦伦几乎拜访遍了世界各地的潮州会馆,对潮人优秀传统在世界各地的传承和弘扬津津乐道。

泰国潮州会馆是世界上建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潮州会馆,那里藏有大量的有关潮州原乡和泰国华人的资料。马来西亚的新山,有全马最大型的独立中学和最大规模的小学——宽柔中学和宽柔小学。吉隆坡华人建了一个乡音馆,类似于国内的非遗博物馆……

家乡就是祖国,祖国就是故乡。所谓家国情怀、家国一体,华侨们觉得这是很自然的。饶宗颐教授多次强调潮汕文化研究的国家级乃至国际级意义,例如潮汕方言与汉语发展史、潮剧与中国戏剧发展史、潮人海外移民与海外拓殖史、中外贸易史、侨批与邮政史、金融史、经济交流史等。潮汕文化的优秀特征是:勇于开拓、刻苦耐劳、追求精致、团结进取、感恩奉献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乡愁入梦》给了读者不少启示。

这部散文,我反复咀嚼,受益良多。作者再现乡音,表达乡情,抒发乡愁,是乡音、乡情、乡愁的浓郁交织;在这部散文集里,作者充分塑造了文人个性,展现了文学魅力,表达了文化自信,是文人、文学、文化的精彩呈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