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独一无二的孔庙奇楼 孔庙,又称文庙,是儒学崇拜的圣地,祭孔活动的场所。南北朝,孔庙始设学宫,从此具备学校功能。这一功能对科举制度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自唐代至清末,庙学合体,孔庙即学宫。因孔庙通常粉刷为红色,故也称“红学宫”。潮汕地区较著名的孔庙有始建于宋代的揭阳学宫、海阳(潮州)学宫,始建于明代的普宁学宫等。 但在汕头市中山路89号晶玺酒店的停车场内,却有“半座”独一无二的孔庙。称为“半”,是因为它的主体已被改造为双层仿苏式建筑:规矩方正的线条、中轴对称的布局,秩序感强烈;入口处的嵌入式方形门廊,是苏式公共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指示符号;最显著的特征是风行一时的“苏联黄”墙体,象征光明与庄严。唯有朱红色的屋顶,双泻水、硬山墙,显明这里曾是一座孔庙。 历史旧照与老辈人的回忆还原了另外半座孔庙:主殿是重檐悬山顶,殿前有泮池、泮桥、麒麟照壁、孔子塑像,后包为两层小楼。 民国汕头孔教会 尊孔思潮是民国时期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1924年,由王延康、温廷敬、郑国藩、杨雪立等人创办的汕头孔教总会,会址设于升平路128号,旗下有理论刊物《铎报》与附属学校“私立国粹中学”。 铎是中国古代一种铜质铃铛,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引起民众注意。《论语·八佾》中,孔子以木铎自况而教化民众,《铎报》由此得名。私立国粹中学成立两年后,改名私立时中中学,“时中”典出《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也就是说,立身与行事要合乎时宜,无过、无不及。《铎报》与时中正是孔教会重振儒学的宣教工具。 时中校本部在崎碌尾,在升平路、招商路有男学、女学分校。其办学理念具有民族特征和时代色彩,倡导“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着重开设国学文科班,又设古典文学、史学、英文、理化、算学和生理卫生等课程,多渠道培养人才。崎碌尾教育资源集中,学校林立,市井顺口溜“聿怀阿舍仔,时中番客仔”,正是社会写真。当时的崎碌地区聚居富商与华侨,少爷(阿舍仔)与侨裔(番客仔)多入读崎碌尾的这两所学校,相较于上《圣经》课、有教会背景的聿怀中学,一些爱国华侨们更愿意把后代送到传播国粹的时中就读,“时中番客仔”由此而来。 为进一步扩大教学场地,培本荣枝,振奋民气,时任孔教会第二任会长、时中校长的杨雪立远赴南洋演讲,宣扬复兴中华的桑梓办学意义,获得广大爱国华侨解囊捐资。其时陈济棠主政广东,推行“尊孔读经”新政,且十分重视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孔教会趁这股东风,将募集到的华侨资金,选址崎碌尾,兴建汕头孔庙。孔庙毗邻时中校区,1934年动工,1935年落成。 陵海尚变,孔庙今何在 从陵海一带的地名“孔庙坪”“孔庙直巷”“孔庙后一巷”至“孔庙后六巷”可以推测,当年孔庙庙产规模之大,延伸到现今的中平街。建国后,这些土地陆续收归国有。 20世纪50年代,正是中苏关系蜜月期,也是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起步的过渡时期。在城市建筑中,经济高效的第二代苏式风格(赫鲁晓夫楼)契合了汕头从消费城市向工业城市、生产城市转型的需求。紧随苏联专家来汕考察驻点的行踪,“苏红”与“苏黄”建筑大批量出现在市区。孔庙在这股风潮中被改造为中苏合璧建筑。1956年,第一届汕头党代会在这里召开。 后来,孔庙楼几度荒废,又复使用,最终改造成为陵海招待所。陵海招待所,曾是途经汕头中山中路的多条公交路线上的一个站点。这个约定俗成的“地名”,始于1987年。是年,老市区红砖楼因道路建设拆除,警备区在红砖楼的招待所转移到孔庙坪。新招待所就地命名为“陵海招待所”,孔庙前作为停车场,孔庙楼成为警备区后勤部、招待所办公处。2014年,陵海招待所重新装修为晶玺酒店,孔庙楼闲置。 “陵海尚变,人寿几何。”语出徐渭《蒋扶公沟诗》。孔庙与陵海的沉浮,恰如山陵与沧海的互换。
|
你是本文的第180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5、30 作 者: 陈斯楷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