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乡土民居建筑民居有“竹竿厝”、“下山虎”、“四点金”、“五间过”,规模较大的有“二落二从厝”、“三座落”、“三落四从厝”(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百间厝)等形式。
    “竹竿厝”为单开间式,通常厅、房合一,也有分开的,前带有小院,后带天井厨房,开间跨度不大,有4米左右,结构简单。在乡村一般几间连成一排。“下山虎”俗称“三间二伸手”,主座三开间,中间为大厅,左右为房间,开间也较小。前有天井,两侧为“伸手”,也称“厝手”,一般做厨房和贮物房。天井前面为大门,有的将大门设置在两侧的“伸手”——行侧门,行侧门俗称“爬狮”,是—一种三合天井式建筑。
    民间说法,该宅院其形状如虎如狮,两个“伸手”就是虎和狮的前脚,因而得名。“下山虎”的平面格局,以大厅为中心,祭祀祖先,接待亲朋好友,家人的聚会,用餐都在这里进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功能厅”。两侧房间一般做卧室与“伸手”的厨房和贮物房,围在高墙里的小小院落,充满着—种稳定安宁的气氛。这样的院落格局非常适合小户人家生活居住,是潮汕各地兴建数量最多的乡土民居。
    “四点金”在潮汕民居最具特色,它因四面山墙像汉字“金”字而得名,建筑面积大约250平方米,平面格局是以方形为基础的九宫格形式,分前、后两进,主座三开间。前进为凹斗门楼和前厅,左右各有一前房;后进为主座,正中为大厅,左右也各有一后房,也称大房。前后进中间为天井,天井两边东西“伸手”连着前、后房,“伸手”敞开的称南北厅,也称侧厅,封闭的称厢房。“伸手”与前、后房之间各有小过道,俗称“八尺”,也称“格仔”,常在这里设有旁门通厝巷,这个旁门俗称“子孙门”。后房前“格仔”通常会做厨房用。“四点金”的前厅通常安有进屏门,大厅前安有格扇门,这些门可开可闭,也可拆。每逢喜庆祭祀节日,拆下后,厅堂完全敞开,形成一个大空间,满足使用需要。“四点金”虽然采用九宫格形式,但是在开间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后进主座的屋顶—定要高于前进屋顶,大房进深长度也一定要大大超过前房进深长度。这种平面格局处理的定则,所体现的正是乡土社会的礼制秩序。过去,在潮汕地区,—座自成一统的“四点金”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住宅。

你是本文的第473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居》
作 者: 蔡海松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