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旧家,位于潮州市意溪镇,人们从该镇的坝街弯人宫仔巷,就能见到它。它是一处五开间类似传统的潮式“四厅相向行偏门”格局的宅邸建筑。
    张氏旧家临街巷有一个灰埕,大门朝东,为一凹斗式门楼,门上悬有题字“孝发家风”的匾额。走过大门进入门厅,可见到位于这座大厝中央的大天井。门厅对面有一花厅坐西朝东与之相向,天井左边为大厝的下落厝,坐南朝北、五开间、四房一厅、中间为厅,俗称“下厅”;天井右边为大厝的上落厝,坐北朝南,与下落厝相向,同样是五开间、四房一厅、正中为大厅,俗称“上厅”。由于门厅与花厅、下厅与上厅相向,同时都朝向天井,大厝大门从一侧而人,它类似民间俗称的“四厅相向行偏门”格局。这种格局尽管大门从侧而入,但整座大厝都是按传统建筑采用的纵横两轴线对称布置,平面布置“中规中矩”。建筑采用“外封闭,内敞开”的形式,表现出不求外显而求内涵的特点。居中的天井种植有果树、翠竹,两边安有花架,放有花盆、莲缸,花盆里种满了荷花、海棠、兰花,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清净而幽香的感觉。在这里不论是一树一木,还是—花一草,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趣,人工建筑与大自然紧密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内向环境。天井作为室内外有机不可分离的中间场合,又是各厅堂、房间连接的空间枢纽,有着延伸室内空间的作用。实际上天井本身也成为一种露天的厅堂,突破了由于整座建筑四周房屋围合所带来的封闭感,形成了建筑内部东南西北都有房屋的一个理想的内向型生活空间。上天井具有布局严整、内部开敞、采光明亮的特点。在这里,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在实际生活中,它可以开放,也可以私密;既和外界有所区别,又能满足大家庭使用的需要,使人置身于其中时有一种雅静舒适的感觉。
    张氏旧家在建筑上突出了厅堂作用,厅堂作为整座建筑活动中心,又是家庭内部沟通以及家庭与社会交流的场所。它以中正宽敞、高大明亮为主要特征,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做人的道德追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种文化素质和审美追求的显示。这里大厅至今还悬挂着一块由历史名人题写的古牌匾“勤诚堂”。此匾金底黑字,长为200厘米,宽为80厘米,这块牌匾有它不凡之处,牌匾落款是“朱汝珍书”及“甲辰科榜眼”大印。据建筑现主人、现年已80多岁的张智雄医师夫妇介绍:该匾为张医师家父秋澄医师倡立,立匾时间为“岁次己巳孟冬”,即1929年(民国十八年)。当时他为了选出好的墨迹,曾找过三四个书法名家挥毫,相比较之后还是选中朱汝珍题写的。朱汝珍是清朝甲辰科榜眼,据书载,甲辰是1904年,即清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是清朝科举最后一届,朱汝珍是广东清远人,清末的名人俊彦,今潮州西湖“处女泉”尚存他题字的碑刻。潮阳沙陇著名旅泰侨领郑午楼的祖居门楼也留有朱汝珍题写的楹联。据张医师介绍,他听父亲说,当时朱先生写上“勤诚堂”三字时是铺上四张黏接好的大白纸,于接纸之间下笔。朱先生提起大狐笔,饱醺墨汁,运足力气,一挥而就,力透纸背,笔画没有挥后的加工。当时朱先生还为家里写了一幅130厘米X70厘米的大“寿”字,一幅中楷“朱子家训”润笔合100银元,可惜余下两幅已流失。
    从朱汝珍“勤诚堂”三字看,直观上是落落大方、端正沉着、持重。据书法行家说:“几个大字结字不苟、笔笔有法,转折关头圆劲流畅。可见临池不辍、造诣殊深。”足见朱汝珍先生在书法上的内功。能够保存他题写的古牌匾,是相当难得的。
    在大厅牌匾下还保存有金漆木雕的花鸟图案挂落,挂落构思巧妙,造型生动,各式花卉千姿百态,小鸟活灵活现,充分展现出潮州木雕纤巧细腻、饱满繁复、玲珑剔透的工艺特色。
    张氏旧家虽是一处民居,但由于主人世代行医,广交朋友,文化素质、艺术品味高,在营造自己的家园时吸取了建筑艺术和民间工艺的精华,为人们留下了一处很有价值的宅邸。

你是本文的第465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居》
作 者: 蔡海松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