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传统建筑中,有一个构件从小就让我震撼,那就是“雀替”。

  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旁边就是现在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己略黄公祠”,这是一座小巧精致的经典建筑。虽然大门常关,但几次维修,能让我饱览里面的风光。而其中梁柱交接部分的飞凤木雕造型令人震撼和难忘。当初还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装在梁柱交接处有何意义,只觉得这家人太有钱了,把房子装饰得如此堂皇,诗词中的所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也不过如此罢了。这梁柱之间的飞凤造型叫做“插角”(宋代的叫法),是传统建筑中必要的构件,而造型可以随主人或工匠的意愿塑造。这构件是一种力和美的完美结合,是力和美的和谐协调的建筑造型。

  雀替在几千年的中华建筑史中,是一种较晚形成的构件和制式。考诸历史建筑遗存和史乘记载,其构件的雏形可见诸北魏,但是到了宋代,还未正式成为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的构件。那个时候,它还只是柱上交托阑额的一根拱形横木,上面雕凿一些简洁的浅雕,所起的装饰作用很小,并不受人注意,那时它也不叫雀替,而称为角替。

  明代之后,随着精细的装饰之风逐渐形成,雀替这一构件得到广泛使用,明中期演变成倒挂龙形,并且在构图上不断得到发展,雀替线条流畅简洁,纹饰风格粗犷。到了清代,装饰繁缛之风已经形成,雀替也随之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其精雕细凿的工艺和生动的塑造形象,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

  在清代,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拐角,是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承担建筑物檐与檩之间的各种内力和外力,将屋顶的大部分重力传递到柱子上。这块梁柱间的支撑物,呈不规则的三角形,犹如一对翅膀在笔直的柱子上端舒展,既缓解了柱子给人的单调空旷之感,又填补了屋檐下的建筑空白,使整个建筑物充满无限的张力。雀替虽然是基于力学原理演变而来的构件,但是其后来的造型发展更多是由美学的原因所促成。

  由于雀替好像一对翅膀,在柱子的上面向两边伸出,使得柱头部分的装饰问题得到了很合理的解决,后代的建筑也模仿传承,大量采用雀替做柱头装饰。在柱头与梁额交接的地方,雀替似乎也成为不可缺少之构件。由于该构件所在位置不同,对构件的要求也不同,雀替的现状和风格也各异,丰富了传统建筑的美和内涵。由于传统建筑中,雀替的油漆或雕刻极为华丽,因而成了传统建筑中最为张扬的构件之一。

  雀替的艺术表现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文化层次较低的商贾、暴发户等,其住宅的雀替雕刻表现内容和用意较为直白,开门见山,一目了然;而文化层次比较高的文人儒商宅第,其表现内容和用意往往文化品位较高,画面构思巧妙,典雅含蓄,耐人寻味,此类作品所占比例极少,是雀替中的珍品。

  潮州传统建筑的雀替中常见的动物多以狮、鹿、象、凤、麒麟等为代表。狮有威而为百兽之王,民间有镇宅驱邪的说法。鹿在传说中是护卫灵芝仙草的瑞兽,“鹿”与“禄”同音,是“加官晋爵”的美好象征。象性情温和,行为端正,是为兽中之德者。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神圣、吉祥、喜庆之物。凤居百鸟之首,凤鸣之音、有凤来仪是和平美好的征兆。麒麟是瑞兽,象征吉祥,“送子麒麟”的形象广为沿用。

  人物题材是雀替的精华部分,表现内容更为广泛,包罗万象,各具风采。民间常见的一般是以“福禄寿”、“和合二仙”、“八仙过海”、“渔樵耕读”、“刘海戏金蟾”、“魁星点斗”、“天兵神将”等为内容,都是各有寄意。一些历史典故、戏曲人物、民间神话和文人雅士形象则是木雕中的精华篇章。一些有文人画风格的木雕雀替,清雅脱俗,具儒者之风,弥足珍贵。

  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雀替由一个单纯的力学构件变成了力学与美学的统一体,经历了外形、工艺、装饰、色彩的多种改造和变化,逐渐以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传统建筑带来了力与美的和谐,动与静的相济,舒缓与张扬的协调。

你是本文的第667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9-05-06
作 者: 吴志敏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