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跑马”的东里寨墙今犹在 最新 图1张

    潮汕有一句熟语:“东里寨墙可跑马”。(东里,潮语读“东陇”)。东里,很多人都会认为指的是澄海的东里。东里可跑马的寨墙在哪里?很多人也都不甚了了。记者也然。近日,汕头市德华学校董事长纪汉裕告诉记者:“寨墙可跑马的东里我找到了。”他特地开车载记者前往开眼界,饱眼福。

    寨墙可跑马的东里寨———泰华侨领郑午楼先生的故乡潮南区陇田镇东仙社区的一个古建筑群。

    东仙居委会书记郑镇武告诉记者:“有没有人曾在寨墙上跑过马,不得而知。而千真万确,解放初曾有人在寨墙上骑单车,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东里寨概况

    近似正方形的东里寨,土木结构,总面积112米×114米=12768平方米,建筑面积7868平方米。寨中3街6巷。有三座落(3厅2院)6座;三座落加反照(4厅3院)6座;下山虎(1厅1院)6座;五间过3座;家庙1座,共22座。其中19座以2房1厅配套,3座以4房1厅配套,共有大房108间,厝手小房66间,厅51个。

    寨墙高5米多,厚60厘米。墙体坚实,日冠围寨,用炮轰,屹然不动,现在仍留下一些10多厘米见方和深浅的炮弹孔。

    环墙内四周阴城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配套,共36套。2房1厅相同格局,房屋72间,厅36个,36个厅直通正门(乾门),后阴城正中是古书屋。方形寨四角设置更楼,作报时辰钟点和治安防范之用。寨内有大埕7个,寨内东西两则各有古井一口,西北角有“太平关”牌亭式建筑一座,防火安全设施,备储各种防火器材。

    有水绕寨从北折东注入练江水系。寨前广场面积10多亩,已植各种花木苍郁,寨外东西空地也种上风景林。

    这座古堡式村寨设门3个,北边正门为乾门,门上横匾是清朝名人肖重光手书的“东里腾辉”四个大字,西门为坤门,门匾书“配极”,东门为艮门,门匾书“涵元”。

    建筑物保存完好

    东里寨的建筑物整体保存完好,除了地上敷设了水泥地面,其他建筑体绝大部分没有变动,小部分或“修旧如旧”或残破未修(如房屋外墙面)。作为标志性建筑物的寨墙,除了刻上岁月的沧桑感,没有破败现象。它是潮汕古建筑砌墙法———“舂埤”的经典物证,历200多年而依然坚固笔挺。

    记者了解到,这个建筑群能保存得这么好,除了建筑物材质较优,建筑物内部结构未遭人为破坏之外,业主保护管理到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自上世纪40年代以前,该寨村民就推选出7名较有责任心和办事能力的乡亲组成管理小组,主管私塾学堂和保护维修寨容寨貌工作,经费开支从家族的公田收益中抽取。近几年来,当地党政机关十分重视这个古建筑群的保护工作,指导东里寨的业主们推选出30名办事公正的业主代表组成东里寨文物保护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的保护工作,经费开支由业主或其派下子孙,特别是海外侨胞的资助。

    保存着原来的文化圈和生活圈

    记者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东里寨的保护维修工作的经费能得到众多郑氏乡亲的支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古村落的生活圈和文化圈保存得很好。

    据东里寨村民介绍,1763年,祖先建寨时入住人数包括佣人在内21人,而今子孙已达数千之众。古寨早已容不下逐代蕃衍的子孙生活。200多年来,后代人除了外出落户,就在东里寨周围另筑居所,其中最气派的建筑群是东里寨毗邻的“新东里寨”。东里寨的子孙们绝大多数向外发展了,但他们的根还在东里寨,他们都有几平方米的业权,这几平米出多高的价谁都不肯卖———这是祖宗传给他们的无价之宝。有了这几平方米的根基,不论在泰国,在西欧,在南美,他们都会常回来看看。泰华侨领郑午楼先生不仅自己常回来,儿子也如是,2006年就回来了2次。寨里的家庙和书屋,是寨里走出去的人及其子孙们姓氏文化认同和乡土文化认同的标志物。

    在某一个层面来说,天涯海角几千众,依然生活在同一文化圈子。

    寨里现有居民300人口左右,保留着240多年前聚族而居的生活圈,而在这个生活圈子产生出来的文明,被走出去的赤子带到世界上各个角落。赤子回归的时候,又把世界上各个角落先进的文明带到这个生活圈子。

    潮汕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东仙居委会书记郑镇武告诉记者,有关专家参观了东里寨之后认为:这个建筑群从定位、规划、设计、格局各方面,都能看出当时潮汕地区建筑技术的高超。东里寨有较高的建筑研究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东里寨是潮汕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潮汕古民居讲堪舆。东里寨是以“虎地”为形构建的,寨内东西两侧的两口井,被视为“虎耳”。寨内西南角有一个大石横卧,据说是“风水石”,保“财库”。潮汕古民居建筑讲究易学,东里寨的建筑物无一不渗透易理,如乾门、坤门、艮门,还有9乘以6乘以2等于108的易数……凡此种种,留待专家们研究吧。

    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纪汉裕等认为,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古村落的申报工作,东里寨应该申报为省级和国级的古村落。

你是本文的第1334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8-01-06
作 者: 鄞镇凯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