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仙槎古寨 最新 图1张

  在潮汕平原的古民居中,有一种集生活与防御于一体的寨堡式建筑群落,如今能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大都是明末清初时代的建筑,年龄约为300至500年。2008年底,揭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调查申报广东省古村落时发现,榕城区仙桥街道办事处槎桥村有一座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古寨—仙槎,迄今有近600年的历史。更可喜的是,仙槎古寨虽经长达近6个世纪风雨的侵蚀,但其建筑格局、寨门、围墙、宅院、巷道,甚至连建在多个寨门上的更楼都较好地保存下来,并保存有为数众多的文化古迹。
  深秋的一天,记者走进了这座明代古寨。在槎桥村杨氏宗祠理事会一位老年人的引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大寨门”,这是一座亭式建筑,座北朝南,门楣上书“仙槎”两个大字。石门框粗糙厚重,高大的寨墙从大门向两侧伸展。四角各有一门,加上东寨墙中间2座门,共有7座门,其中东北角的寨门俗称“柿脚门”,座北朝南,门前就是宽阔的水沟,沟边一溜洗衣石,每天清晨,全寨妇女在此浣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说,“四水”流经此门,是个“吉祥门”;另外,西北侧一门较小,俗称“水门”。古时,寨场四周环水,大寨门前是一口大池塘,约有五六亩地的面积,其余3面均有水沟环绕。目前仍可见大池和东、西两侧的水沟,碧波荡漾,极富水乡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东西寨墙,为创寨时所筑,仍坚实无比。其下部启遍布枪孔。另者,东南角、西北角寨门和2座东门,门上均保存着古时守夜人住宿的“更楼”,每座更楼底部以石条或杉木架在寨墙和民房之间,凌空建在巷道之上,每座小楼只有1人多高,四面开窗,视野开阔。古寨的建筑结局是“三街六巷”。我们进了大寨门,迎面看到的是3座一式的“三厅通”民宅,每座“三厅通”后又并列着6座同类宅院,院落与院落之间有4条巷道,在东街和西街一侧又各有一条半载子巷,令人啧啧称奇!据说是风水先生为了构建6条巷,才有如此独特的设计。多数宅院门楣上都塑着“大夫第”或“翰苑旧家”匾额。
  走在被称为“翰林街”的中街上,所见宅院门楣上也有此匾额。带领我们采访的槎桥村老人会会长杨练坤说,槎桥村有“历代院台三翰林,一门文武五进士”的荣耀,“大夫第”是为了纪念始姐、中顺大夫杨元素(名杨绘),“翰苑旧家”是为了纪念杨绘、杨宗瑞、杨钟岳,宋、元、清三位“翰林”,所以匾额既有纪念意义,也包含着村民重视诗书礼仪的思想意识。杨练坤就居住在“翰林街”西侧的“大夫第”里,他是道光进士杨朝宝第5代孙。这是一座三进宅院,中厅与后厅之间的天井里,摆了许多花木盆景,使古老的民宅焕发出无限生机。
  关于仙槎寨的创建年代,我们从槎桥《杨氏世系族谱》(古本)里查到有关记载:“睦桥宫后(仙槎), 十四世祖东野公因东洋祖宅被乱残杀,永乐十四年丙申移创于此,至清顺治年间孝廉柳主公修改风水更名为槎桥。”从上述推算,仙槎已创寨592年了。据寨内老人说,宋末元初兵荒马乱,盗贼扰民,很多子孙搬到潮汕及全国各地创居。槎桥村始创于北宋熙七年(1074),先创村西川(又名前乡)和东洋。西川村在元初战乱时被毁;明代再创仙槎,此时人口繁衍渐众,加上创寨后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寨内开办了许多书斋、私塾,读书风气很浓。
  在街巷中穿行,举目可见“来紫轩”、“勅书楼”、“静远楼”、“绍知书屋”等带有书香气的门匾,使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勅书楼”是槎桥二十七世杨德恭的读书处,他是岁贡生、特授中宪大夫。
  “静远楼”座落在后巷中间,大门朝南,门楣上有灰塑“静远”两个大字,右侧可见两行小字:“静读六经典籍,远观五岳山色”。门亭上塑有一对牛角形的灰雕,气势非凡。这里原是清道光年间岁进士杨进宝(又名杨敏慎)的旧居,他是杨德恭的孙子。据传,公孙两人常在灯下苦读至半夜三更,杨朝宝在祖父的循循教导下,在乡试、会试中联捷,考中举人、进士,青出于蓝胜于蓝。他创建静远楼,与勅书楼相连,成为仙槎寨一处独特的风景。静远楼门亭上的匾额及冠首联均出自清康熙辛酉科举人、顺德县教谕杨联长之手。此门极有文物保护价值,其影像曾作为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杨建东著的《潮汕古村探源》一书封面,深受读者喜爱。后街东侧就是“翰苑旧家”, 群众称为“后楼”,里面一座二层古建筑,今日仍可见其堂皇,据说就是进士杨朝宝的旧居。现为进士的裔孙居住。
  仙槎古寨人文倡盛,自明永乐年间创寨以后,据不完全统计,在清顺治、康熙、雍正、道光年间科举考试中出有进士杨钟岳、杨长发、杨朝宝等;举人杨万宁、杨联长、杨集乔(联长子)等人;贡生则有20多人。清顺治十四年举人、十八年进士杨钟岳原籍槎桥,先迁澄海,后徙潮州,先后任职翰林庶吉士、兵部方司朗中、福建提督学,有“国家贤才大略之士和潮州名贤”的美誉,精通诗文书法,作品颇丰。他与槎桥始祖、北宋御史中丞杨绘,元代翰林侍读学士杨宗瑞并称为槎桥“三翰林”。清代中叶,是仙槎古寨人才辈出时期,康熙十七年(1678),杨万宁考中第三名举人;二十年,有杨联长、杨长发同时中举人;三十五年,有杨长发、杨珍(出生于榕城西门,迁揭西凤湖)同时考中文、武进士;四十二年杨集乔又考中举人。道光年间,又有杨朝宝考中进士;还有清代各朝进国学(太学和国子学)的生员就更多了。
  采访临结束,杨练坤先生赠送记者2册由市文管会编印的《杨绘集》、《潮汕杨氏三贤集》,辑录的均是槎桥村先贤杨绘、杨宗瑞、杨钟岳的诗文。捧读之余,我们再次感受到这个古村古寨深厚的文化积淀。

你是本文的第1748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8-11-10
作 者: 易夫、许春萍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