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墙本地俗称“厝角头”。气势恢宏、高耸挺拔的“厝角头”是潮汕民居的显眼之处。一进入潮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比屋连瓦、如群山迭起向上冲出的墙头。巨大的墙头是潮人认家的标志之一。
    墙头是中原汉晋遗风和古越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古越族人本来就有在屋顶上树柱安角的习俗,《隋书·东夷传》载:“流求国,居海岛之中……王之所居,壁下多聚髑髅为佳,人间门户上必安头骨角。”古流求国,即今台湾省,其族源与潮汕原住民同为古越族人。在门上安角是古越族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是雄性的代表。在甲骨文中,“角”写如“且”,状如“男根”,充满雄性特征的潮人当然十分在间它的大小了。
    濒海的地理位置和长期的捕捞生活造就出潮人重追踪和重捕捉的视觉习惯。这些高耸冲出的墙头,与西方哥特式出墙一样,易于将视线引向苍穹,可能狩猎捕捞民族重捕捉的视觉习惯的反映。它们显然又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有趣的是愈近海者“厝角头”愈大,内陆山区则往往小多了。
    潮汕山墙按形状的不同可分为金木水火土各式,它们的命名和堪舆学的山形的命名是一致的。它们是:“金形圆而足阔”,“木形圆而身直”,“水形平而生浪”,“平行则如生蛇过水”,“火形尖而足阔”,“土形平而体秀”。此外还有大幅水、龙头楚花火星式(多用于祠庙)等变体。
    至于什么地方须用保种“山墙”,也由堪舆家视环境而定。如火形山太多,就会考虑用“大幅水”式,取水克火或“水火既济”之意。总之,是一种相生相克的五行关系。
    山墙的装饰重点集中在上半部。流畅的板线模线沿左右两边倾泻而下,线与线之间留下一个个被称为“肚”的装饰空间,里面缀以精致的嵌瓷。其下还有被称为“楚花”的团花图案。也许这种图案本来就源于楚文化的影响,其造型与楚漆器中循环飞动的纹样极为相似。

你是本文的第1922位读者
来 源: 《潮汕老屋》
作 者: 林凯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