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平北部的客家先民大多数是从中原历经多次变乱迁移,于宋末转入饶北山区定居开发。宋元以来,饶平山区经常有盗匪、野兽出没期间;明清时期,匪乱械斗时有发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群众为了安全,便顺着山势,集民族的人力,物力,建起了楼寨,这些楼寨的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 饶平的楼寨建筑,最早属建于明初新光的饶宗楼,当时“未有饶平县,先有饶宗楼”之说。嘉靖间始有石井的龙宗楼、庆阳楼之建;万历时有东山的朝阳楼、三饶的道韵楼和浮山的霞光楼之形成。清康熙五年坑边的砥桂楼,及至乾、嘉时期,建楼风气最为兴盛,清末同治时各地相继仿造。据近年初步调查,全县(不包括凤凰山区)共建有楼寨580幢之多,饶北客区约占300幢。 这些楼寨造型多样,构筑精巧,楼房相连,建筑形式多数是圆的,也有四方形、长方形、八角形的。围墙均有丈许厚,大部分是用黄泥土夯成,所以统称为土楼,后来有用石灰夯成的叫灰楼,用石板条砌叠成的叫石楼。楼的大小不一,设一大门可出入,门内有重门,如遇匪乱、械斗或兽害时,遂即闭上楼门,最高层楼设有小窗,中层有一小火斗窗,可用枪、石、水向外射击,以保全楼内的生命、财产安全。楼内住的多是一姓氏,普遍是人畜混居。他们具有勤朴勇敢精神,一遇有事发生,大家都同心协力,还有严格遵守的乡规民约,共同的礼俗习尚,且富有“古风”的生活情调。这种古堡式楼寨,既可防盗、防寒、防兽害、防械斗,又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成为我国南方古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饶平楼寨最大的有三幢:一、东山乡潮教村的朝阳楼,是明万历年(1513)建,直径长200米,弯形两端长300米,占地22亩,建筑面积15318平方米,楼分110间,楼房上下左右相通,形成连环通寨,三进堂屋,中间有二个小天井,围楼半圆形,并设东、南、北三个大门。楼基夯三合土,高3米,宽2米,蟹形状建筑。二、三饶镇南联村的道韵楼,明万历十五年(1587)建,土木结构,八角形状,周长328米,楼内埕周长135米,分有正房56间,角房16间,三层,高11.5米,屋深29米,围墙厚1.6米,楼内各家有饮水井36口,寨埕两侧有两口公用井。三、上饶镇马坑的镇福楼,高4层,分有60间,外围直径120米,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围墙厚丈许,以泥土夯成,是山区最大的土楼之一。 楼寨最小的有上饶蔡仔角四方楼,石北的贵子坑楼等,规模小的仅15米,分五、六间房,一层平房,要住几户人家。 建筑奇特的有陈坑的听捷楼,是明崇祯十七年建,楼高三层,形八隅,仿36宫都,是春之遗意。清代该楼衍派子孙有九名登进士及第,故有“八角九进士”之美称。还有陈坑棠厦楼,清代建,高3层半,楼上各层设有走马棚、间间可相通行。 民国后,建楼少有发展,逐步改用半月型的盘棂屋,或排列直行的竹篙屋。解放后,农民多数建了新房,选择向南通风的位置,单门独户。古老的楼寨,因阳光、空气、卫生较差,群众不再扩建。在“公社化”时期,将楼墙老泥土挖出作施肥用,现在部分楼房已拆除或倒毁。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