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潮汕人注重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祭祖十分虔诚。每年有春秋两大集中祭祀的基本传统(春为清明,冬为冬至),还有宗祠建成时祖先灵位供奉到祠堂供人祭拜的纪念日(即“入祠日”),以及各个大大小小的传统祭祀日等。 在潮汕部分地区,族群上坟祭拜祖先的时候,我们都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名为“草钩饼”的祭品。“草钩饼”平日里踪影难觅,只有到临近祭祖之时,负责采购祭品的人才会到糖铺订购。糖铺根据订购的数量开始制作,于祭祀的前一两天准时交货,以保证“草钩饼”的新鲜。 “草钩饼”制作程序并不复杂,根据现有的模印,注入和好的并加了白砂糖的面,再进行烘烤,便可以了。制作成的“草钩饼”正面粉白,背面呈褐色,松软却又不失喷香,人人都爱吃。因为这种饼像极了旧时人们悬挂东西用的木质弯钩(潮汕人称之为“草钩”),故此得名。 为什么要用“草钩饼”祭祀祖先呢?据一些老辈介绍,“草钩”可以用来钩住绳索,将它们系在一起。族人就像绳索一样,分散在各地,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每年的大型群体性祭祀活动,既是共同缅怀祖先、感恩祖先的日子,也是子子孙孙们团聚的良机。拜祭“草钩饼”,寄寓着千千万万的族人相聚相携,万众一心的文化内涵。 祭拜完祖先,宗祠的负责人就会在祠堂里按照人口分发祭品,有又大又红的寄寓着吉祥如意的“大吉”(柑橘),有带糖馅儿的象征子孙发达的“发包”(包子),当然也少不了代表全族团结一家亲、万众一心光宗耀祖的“草钩饼”。 人们吃着又香又甜的“草钩饼”,品着家乡的工夫茶,欢快地聊天叙旧,展望未来!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