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蚝(也称水生、海蛎,学名牡蛎) 蚝是冬季至春天美味可口的贝壳类海产品。潮汕近海地方都出产蚝,并有大量的人工养殖。蚝生长在贝壳里,壳的形状不规则,下壳较大软凹,上壳附着于他物,较小,掩复如盖,以浮游生物为饵。本地有大蚝、蚝仔二种,都富含蛋白质,鲜美甜滑,被称为“海底牛奶”。 蚝的食俗是煎蚝烙、炒蚝蛋、煮蚝汤。也有人炒果条、炒面之后,把肉片与蚝仔一起炒熟盖在上面。 7.龙虾 龙虾是名贵的海产品,潮菜的高级筵席,除了燕翅鲍,就算是龙虾了。龙虾品种繁多。我国南海和东海均有出产。本地近海各县也有一定产量,酒楼餐馆烹制的龙虾菜肴,多来自惠来、海陆丰、湛江及南澳、潮阳等。现已有人工养殖。龙虾头胸甲壳坚硬多刺,须多带硬壳,善在海底爬行,白昼潜伏,夜间活动寻食。龙虾体大肉多,一般是1公斤至3公斤。 龙虾肉细嫩滑脆,味极鲜美,冬季最为行时,膏饱肉肥,清明过后膏落肉瘦。龙虾含钙最多,还含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有壮阳和益肾强精、通乳汁的功效。民间食法大都用来生炊,既原汁原味,又保留全虾的美观。但生炊要斩成两边,肉切块后再拼接成原形。 8.蚶(学名泥蚶) 蚶壳硬而坚厚,生长于海滩沙泥中,本地区海域有产,尤以潮阳河浦赤沙蚶和饶平大澳珠蚶最出名,蚶肉饱满肥嫩。 每年冬至前后至翌年清明是蚶的盛产期,蚶血鲜红,肉滑嫩鲜美,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营养价值高。清代潮汕海滨就已有人工养殖。蚶的食俗是放到“蟹目水”(水将煮沸时水里起泡沫)中烫一下即捞出,能掰开即可,此时蚶血仍十分鲜红,肉也鲜甜。若至水沸腾才捞出,蚶血已略呈黑色,肉也不那么甜美了。也有把蚶洗净后放在大碗里,将刚要沸腾的水倒进碗中,搅几下连水端上饭桌。餐馆都是这样处理。总之,掌握水温是烫蚶成败的关键所在。 9.海蟹 海蟹有肉蟹与膏蟹之分,肉蟹并非无膏,只是它的膏是黄色的,呈粘糊状。而膏蟹的膏炊熟之后凝结成红色块状,而这些膏原来是雌蟹成熟时的卵巢。 海蟹生长在接近江河海滩或咸淡水交界处。蟹体呈椭圆形,背壳隆起,眼有柄,足4对,前面另有一对大钳(螯足),腹部扁平,圆脐为雌,尖脐为雄。壳内表层有毛状的腮,宰杀时应除去。死蟹有毒,不能吃。 蟹有二个汛期,一是三、四月,一是秋末至冬天。蟹肉特别鲜美,蟹膏更香醇可口。潮汕盛产海蟹,潮阳桑田的膏蟹膏红肉肥,揭阳地都肉蟹,香甜肉饱,最为出名。潮汕海蟹养殖与捕捞均有,养殖已有300多年历史。海蟹的民间食俗主要是生炊,制作简便,原汁原味,清醇香甜。酒楼餐馆则有许多花样,如析出蟹肉后加虾胶、火腿及白肉制作“清汤蟹丸”;还有析出蟹肉后加许多配料制成“干炸蟹枣”、“炒芙蓉蟹”等等。所有这些,需较高烹调技艺和功夫,用料也多,家庭烹食不仿效。海蟹是一种高蛋白补品,含丰富的维生素A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近年发现,蟹有抗结核作用,有助于结核病的康复。 10.蛾(学名梭子蟹) 蛾与海蟹形状接近,但壳两端尖利突出,两侧壳刺如锯齿,也很尖利,螯足比海蟹瘦长,第四对步足呈桨状。蛾生活于泥沙质海底及海湾河口地带,以动物、小鱼、水藻为食饵。 蛾于农历9月后体内开始积聚脂肪,此时及冬季捕捞的体质丰满,含膏最多,质量最好,蛾的肉膏均十分鲜美香甜,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潮汕沿海蛾的资源十分丰富,且有活蛾上市。民间食俗主要有二法,一是像海蟹一样生炊,一是放些配料生炒。秋天还有冬瓜上市时,质量较差的有蛾价格便宜,还被用以煮冬瓜汤。蛾还可用来腌制,惠来、潮阳腌制的冬蛾,味极鲜美,为潮汕名肴。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