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橄榄是潮汕人喜欢的水果,过年时潮汕人的桌上总少不了一盘绿油油的橄榄。除了生吃,橄榄还可以做成风味各异的美味佳肴。
潮汕人的橄榄情结是不言而喻的。过年时节,橄榄是必备的年货,装在小盘子里,放在茶几上,来往宾客会调侃一句“新春如意,橄榄粒来试”,接着信手拣出一颗放进嘴里;出门在外,看到有人从兜里掏出小塑料袋装着几颗洗净的青绿橄榄,不用问那也一定是潮汕人,只有潮汕人,喜欢在坐车累了、走路乏了的时候,一尝那甘香回味的青涩味道,咬去果肉的橄榄核在嘴里久久咀嚼也不愿舍弃,好像咀嚼的是潮汕的味道。 据称民间素有“桃三李四橄榄七”的说法,即指橄榄树生长缓慢,至少需栽培7年才能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榄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公斤,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公斤。而橄榄树每结一次果,次年一般要减产,休息期为一至两年,所以橄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收成好的年份,品种最好的“三棱橄榄”也不过一斤三五百元,但收成少的年份,好的橄榄一斤可卖上千元。2005年,潮阳一颗被称为“果王”的14克重“三棱橄榄”甚至拍出了8.6万的天价。单单从橄榄的“高身价”,就能看出它有多受潮汕人喜欢了。 之所以说潮汕人与橄榄有解不开的情结,只因别地人们只将橄榄鲜食,尝的是它生涩回甘的原味,而潮汕人自古就多方尝试,赋予了一个小小青果别样的滋味。回顾明清年代,“耕三渔七”的澄海人家,“立冬”日,家家户户用石臼把橄榄槌压破碎,根据“三碗橄榄一碗盐”的口诀,加适量南姜末,用干净陶罐或玻璃瓶罐,压实后在上面再压二三粒红辣椒,密封贮藏于阴凉之处,即可用来消鱼积,解鱼毒,化鱼鲠;又用作助消化,增食欲之用,而这就是平常潮汕百姓家不陌生的“橄榄糁”。 在潮人们的记忆中,打上了潮汕烙印的远不止橄榄糁和乌橄榄菜,让潮汕人念念不忘的还有那糖渍橄榄的甜蜜,潮州油橄榄的酱香,以及孩子们盼望的甘草阿伯经过家楼下时吆喝的那句:“甘草橄榄好食哉!” 自此,有人不禁会问:“那乌榄也算潮汕特有的橄榄制品?”却也不是的。郑宇晖解释,乌榄虽于青橄榄同属橄榄科,树种却不同,乌榄不能生食,只能盐制成乌榄,严格意义上说,乌榄并不在潮汕人的橄榄情结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舶来品“橄榄油”所用的橄榄,也不能和潮汕的橄榄相提并论,欧洲的橄榄和国内的橄榄形状相似,确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欧洲的橄榄属木樨科,我国橄榄属橄榄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国橄榄古已有之,而橄榄油却是舶来品。 潮汕人与橄榄的情结,还在于自古传下的以橄榄入菜入药入茶的各种功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橄榄“治咽喉痛,咽汁,能解一切鱼鳖毒。”潮汕医家也用青橄榄入汤入药以食疗,如中医偏方的“青龙白虎汤”就是取用橄榄五粒、白萝卜二百克,煮汤饮服,对防治“流行性感冒”有疗效。“橄榄酸梅菜”则用橄榄五粒、酸梅十克,稍捣烂后加水三碗煮为一碗,去渣,加白糖适量调味饮用,可治秋燥引起的咳嗽痰稠、咽喉肿痛、酒毒烦渴等症。中秋过后的燥邪致咳频仍,古法用橄榄五粒、水二碗炖存一碗饮服。而一直以来,潮汕媳妇就喜欢煲一锅橄榄猪肺汤,这一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家常汤品具有清肺利喉、止咳的功效。 另外,传统的以橄榄入菜的菜品还有多见诸于百姓餐桌的橄榄菜蒸肉饼;以滋补著称的橄榄炖螺头汤、橄榄炖鱼胶汤。近来不少家庭主妇为丰富家庭餐桌、尝鲜创新菜式,也曾试用过橄榄糁代替酸梅蒸鱼,但味道如何,就真要试过才知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