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风来,千树万树花开。

  想不到,潮州菜已经成为北京最看好的菜肴。以至于,除了新开张的潮州菜馆之外,不少宾馆,菜馆纷纷开设“潮州餐厅”。津、渝、沪、宁、南北各地的“潮阳春”菜馆,也自然吸引着食客对潮州乡土风味的审美兴趣。

  潮州美食的最佳特点,据说在于“生猛海鲜”,像生蒸龙虾、明炉乌鱼、甲鱼炖薏米等等,以鲜而不腥、清而不淡、嫩而不生、肥而不腻的特点,使各地的美食家叹为观止。

  餐馆里一桌桌推出的,是名菜一路,一款一点一味。与此相媲美的,是潮州的大众美食。

  且看小食“粿汁”。“汁”得用上等白米浸水后磨成米浆,然后一瓢瓢地倒到平面煎锅(鼎)上,摊烤成熟而未干,薄而不破的一张张圆形的“粿汁皮”,将其挂于竹竿上晾干,取下来切成一块块三角形的小片,放进锅里冲以开水,再配以淡淡的盐水和米浆水,放到明炉上待滚,旋即倒入另外的陶钵用小勺舀入碗里,撒上猪油文烧的鲜萄碎段,再佐以“甜豆干”或“腊肠”,真是令人馋涎欲滴。

  潮食中的“蚝煎”尤值得品味。蚝即牡蛎,价廉而营养价值高,有“海底牛奶”之称,你看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当年法国上流社会人士以能一啖生蚝为时尚,潮人没有法兰西绅士的那种派头,却自有喜好。他们将生蚝配以雪白的甘薯粉,加水拌匀后再撒上一些小粿生葱,在平面煎锅(鼎)上写起“文章”来,猛火重油,一摊开,二翻铲,一会儿工夫便把蚝煎得匀熟透香,若再打上鸡(鸭)蛋,披上芫荽(香菜),装入盘中端上桌,别说俗界中人跃跃欲试,就是神仙也恐喉咙作响步不稳呢。

  再看笋粿,也为绝大多数潮人和外地人所喜爱。竹和松、梅、菊一起,为中国画中的四大当家题材之一。作为烹调原料,也着实清雅不俗。苏东坡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更是尽人皆知。潮州人以鲜嫩竹笋,做成一个个略大于北方水饺的笋粿,蒸熟之时,食客方惊绝于彼之明艳,若再将其投于油锅中一煎,使粿皮金黄而又微微焦赤,放一盘中浇以浙醋,一啖之下,笋粒脆、嫩而粿皮的韧、爽,每每令食客惊奇不已。

  其他,像蛰皮烙、鳝鱼粥、煎芋粿,沙爹牛肉,墨斗丸……无不是取材于潮州的乡土特产,以其煎、炒、炸、蒸、炖,八仙过海,煽旺炉火,把一曲曲“锅、碗、瓢、盆协奏曲”,热滕滕、香喷喷地“演奏”给食客,只不过,这特殊的“乐曲”,饱的并非“耳福”,却是“口福”罢了。

你是本文的第650位读者
来 源: 《美食导报》
作 者: 赵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