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肚兜又称“抹胸”,潮汕人叫“肚腰”,盖围于“肚”而系于“腰”之故。潮汕地区的肚兜呈略扁的八角状或者椭圆状,利用边角料拼缝而成,左右对称的二三层以上厚布料,表面用几十块三角形小布片拼接而成,其上边角部缝有长布带子以供吊挂于脖子上,两侧边角也有带子供围到腰背扣绑。 潮汕地区的很多小孩子常年都是带着肚兜,为的是避免大人没有及时给孩子添衣保暖而生病。潮汕人认为,肚子(俗称“软肚”)是身上比较柔弱的部位,特别是肚脐四周是很容易受风着凉感冒肚疼拉肚子的,因此需要特别的保护。 过去,在婴儿一声“哇哇”坠地时,接生员给剪脐带后,即封上药(脐)包,护住肚脐,到了满月,揭去脐包,父母就为其系上肚兜。婴儿满月时,外婆家要办衫裙、肚兜、红鞋、猫帽、鸡蛋(生男取双数,生女单数)以及酒肉作礼,以示对外孙的疼爱,俗称“做出月”。一般在婴儿尚未出生前,外婆家早就准备了又细又柔软的布料,为婴儿做好几件小肚兜。 小孩的肚兜大多是由其母亲自制的,以前小孩外出是有人专门欣赏肚兜的,因而母亲们对小孩肚兜的缝制特别用心。勤劳的母亲们在平日的剪裁衣裳时会存留一些边角料。这些杂碎,母亲们总是捡起来,积在一起,闲时便拼拼接接,给孩子缝肚兜等物品。为了加强保护效果,有时她们会用到两三层以上的厚布料或在夹层中填上棉絮,并在肚兜前面中间开一小口作为袋口,或在右边留一处不缝合作为袋口,让小孩可以用来装上心爱的小玩物。潮汕民间相信,穿这类近乎“和尚袄”的百衲衣,便会受到佛祖保护,易于养大。更多的母亲还会用她们的巧手在小小的肚兜绣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在达到装饰美化的同时,也表达她们的良好期望和意愿,如绣上公鸡、寿桃、白头翁等,隐喻功名富贵、长命富贵、白头富贵。 小孩使用的肚兜一般至七八岁后弃用,但潮汕有些地方还习惯从小孩到中年乃至老年人都系着肚兜,尤其一些体弱或者生病的老人家。成年人的肚兜不再像婴儿那样在肚兜里填上棉絮,而是用布料做成夹层带有口袋的半月形的肚兜。肚兜的袋子可以装上东西,如手帕之类的日用品。大多成年人用来装上银元、铜钱等钱物,当作贴身钱袋,走起路来发出微微的“叮咚”声。如今,大人们基本上都不再系裹肚兜,唯有农村出生婴儿裹系肚兜其风尚存,但也已渐不多见。 潮汕地区的潮语区的成人礼俗称“出花园”,在孩子们十五虚岁那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当日,“出花园”者要用12种鲜花泡成的水来洗浴,要扎上母亲亲手缝成的肚兜,肚兜里要放有12粒桂圆和两枚顺治钱,还要穿上红木屐。潮汕有些地方在给15岁的孩子做“出花园”仪式时,外婆家还会送给他 (她)更大更漂亮的新肚兜。 在潮汕婚俗中,女子出嫁时要带上嫁妆。其中就必须有一个“鸳鸯肚兜”(也称“荷包”、“腰袋”),用于装五色种子和新剪的“鸳鸯草”(双株的厚香草)的“草头” (草头,潮语意为“发妻”,即“结发夫妻”之意)及一对“如意”(因借“如意吉祥”之名,两枝,喻夫妻成双成对)等。肚兜往往绣有喜鹊、石榴、莲花、麒麟等图案,隐喻的是喜庆快乐,婚后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现在有的用小孩用的小被子叠成肚兜状,在被中夹上“草头”,便成了“草头肚兜”。在饶平县海山镇,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分钱米”习俗是由母亲在簸箕或竹筛中放上钱米,用力摇簸箕,边摇边念:“簸圆圆,簸后儿孙大有钱;簸匀匀,明年抱个男外孙。”然后把钱和米分给新娘的兄弟和新娘各一份,新娘拿后装入一个特别制作的肚兜,将钱米放在夫家的米缸里。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旧俗中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
你是本文的第1218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2-01-08 作 者: 黄素龙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