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具民族、时代、职业、身份、性别、年龄、季节以至个性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穿戴有很多变化。
    潮汕清代穿戴,平民多穿本地产棉苎土布手缝大襟衫和压头裤,男女老少基本一个款式,有差别的是女衫裤有的用不同色布加滚领袖襟脚花边,男女小孩的斜襟衫有带无钮,冬夏衫裤也无大差异,穿多穿少而已;小康人家才有冬穿棉袄夏穿丝葛,少数富贵人家才有从苏广购来高档衣料丝绸绫罗羽缎裁剪成长袍短褂。对襟衫是内衣,女作束胸衫;肚兜男女皆用,自出生护脐防寒穿起至七八岁才弃用,有的相伴一生;成人也有穿肚兜者,缝有袋可装钱物。今老年人已无用肚兜者,唯农村出生婴儿仍有肚兜。妇孺平日不穿裙,出嫁或参加婚丧喜庆才作礼服穿用。
    辛亥革命后,西洋纱和印花布大批涌人,西装、T恤,开始有人穿用;公政人员知识界多穿中山装;学生穿学生装;大襟衫逐步被淘汰,平民多改穿对襟衫压头裤(俗称唐装);女人多穿大襟衫压头裤,唯花色品种已多样化;女学生多用蓝色大襟衫作上衣,下穿黑裙和女便鞋。大襟衫是民族服装的主要标志,男长衫、女旗袍,它们同西装、中山装都是上目层社会男女流行的服装。民国服装的另一重大变化是印花布服装和羊毛织品的出现。除山区和老年人外,城镇和平原妇女穿花布衫裤已趋普遍;羊毛衫、:毛外套、羊毛围巾和印花童装已经流行。力士鞋 和茄克在二战后传人汕头,成为部分青年衣着的新潮。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又一巨变,干部服、列宁装、军装、工装、青年装流行,各阶层人物多改穿上朗述服装;对襟衫逐渐减少,马褂绝迹,西装、旗袍罕见;青年妇女多改穿女式T恤上衣和西裤和连衣裙,老年妇女仍穿大襟衫压头裤。“文革”,军装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主流颜色。自50~70年代,棉布实行定量供应,服装式样和颜色比较单凋。80年代,改革开放后,港台、欧美各式服装涌人,新潮迭出,西装、茄克领导潮流,干部服、中山装退位,列宁装绝迹。紧身衫、蝴蝶衫、牛仔裤、短裙、丝袜,近年低胸针织衫是城镇领导潮流的女装,男女童装,青少年校服,五彩缤纷。
    20世纪以来,男女内装有个重要变化,就是针织内衫裤和女人文胸的出现。针织内衫裤多有弹性而紧身,使身体线条显现,一反旧时压平为凸现,至当代流行,花样更为翻新。
    鞋、帽穿戴也在不断演变中,解放前未入学小儿,在寒冬则多戴虎头帽、狮头帽、雪帽、金钱帽。清代,上层人士有瓜皮小帽,民国时期则流行羊毛帽、鸭舌帽、毡帽,暑天有钱人戴通帽凉帽,劳动者则戴竹笠草帽。解放后一度流行五角星帽、干部帽、军帽,暑天则戴白布帽、麦秆帽。旧志记载有一种苏公笠和韩公帕,前者是宋代苏东坡被贬来惠州后创制的,后者是唐代韩愈被贬来潮州后倡行的,据谓渔妇所用有布帘的竹帽和女人的乌头巾是其遗响。竹笠、葵笠、棕蓑、雨伞,都是平民百姓常用之物,至今各式雨具普遍,竹笠、棕蓑仍有人应用。鞋的变化更大,解放前绝大多数人都是喜庆年节才穿鞋,除劳动需穿草鞋外,大多数赤足,只有少数教师与商界政界人物才穿鞋。解放后穿鞋的多起来了,过去晚间洗脚后穿木屐,50年代则为水陆鞋所代替,60年代改为人字拖鞋,现则为拖鞋,现穿皮鞋的很普遍,女的则穿高跟鞋、松糕鞋,花式品种繁多。

你是本文的第2014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
作 者: 郭马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