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泰厝内探秘 最新 图1张

    在同平路道台伯公斜对面,即文选胡同斜对面,有一个片区被称之为乾泰厝内。乾泰厝内与福安街(已拆)比邻,如今的四至大抵是东至同平路、西至福安二横街、南至荣隆街、北至信荣市及五福里。对于乾泰厝内的主人,前人素有多种见解,笔者试作探究。
    一、林应坤或林朝阳:谁才是乾泰厝内的主人?
    关于乾泰厝内的主人究竟是林朝阳还是林应坤,或者此二人是同一人?前人有多种见解,笔者试作探究。
    林朝阳,字罴章,谥号桐轩,是安溪县新康里罗岩村人,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卒于同治元年(1862),时任庵埠通判。在咸丰九年(1859)时,代表清朝地方政府的同知衔陵水县知县俞思益、庵埠通判林朝阳等人,与外国代表谈判,最终确定在潮州府下辖的澄海县汕头埠地方正式开埠贸易。林朝阳参与了汕头开埠,旋即在任上逝世。“绩著韩江”匾,也是在咸丰十年(1860)时由清政府所颁发,大意是褒奖林朝阳长期服务于潮州地方,又妥善解决了清政府的开埠通商问题。林朝阳因开埠事务处理得力,在赐匾之时,其职位已提拔为“钦加潮州同知衔,特授广东粮捕分府署前山军民府兼海关税务加三级”,意思是林朝阳已享配同知衔,并且监督海关税务。同治元年(1862)林朝阳病卒于潮州任上,运棺回乡,葬于安溪罗岩村许塘洋。
    而林应坤,也为安溪人,则是在清代咸丰初年(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来到汕头经营茶叶生意。咸丰初年的汕头大部分还是淤泥地、茭萣地,但林应坤当时看到其中商机,因此多番购买汕头埠土地,在开埠后林应坤也自然成为汕头新兴富豪。而林应坤的衰落是在光绪初年(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其财产多被充公拍卖。林应坤曾经出巨款捐官,至于所捐任的职别,前人指出是“道台衔”,这在清廷急于“募饷剿匪”的晚清,也属正常,即便是为清廷最高统治者接见的胡雪岩或梅县侨领张煜南,也无非得到名誉恩赏,也未曾授中央或道府实职。
    二、捐官异途与暗合乾坤:“乾泰”二字的秘密
    清制度里,除了旗人包衣、汉八旗家奴等卑贱出身不可捐班外,其他出身人均可捐官,而有经济实力可捐官者,大抵多为商人。捐官出身者,依清例不得入吏部、礼部等核心中央部门,也不得分用各道、州、府地方机关,也不得授予官印。简单地说,林应坤作为商人捐官“异途”出身,不能参与地方行政事务,只有通过科举等所谓“正途”出身者,才能够任一方主官。捐班异途入仕不仅没有实权,而且也颇受正途出身的官吏排挤。
    由上述多处可看出,林应坤与林朝阳并非同一人。林朝阳长期供职清廷,素有地方行政经验,才能够为清廷信任。林应坤本身为商人,即便捐纳入仕,也是异途出身,开埠通商为国之大事,对潮州各邑乃至粤省均有极大影响,是对清廷海禁政策的重大调整,林应坤为利益相关者,清廷也不可能让其参与到开埠谈判中。凡此种种,都表明了此二者虽然均为安溪同乡,然而并非一人。
    此外,清代商行名很多都引经据典,也可从乾泰行的店名与林应坤这一名字进行推论。“泰”是《易经》中一卦,卦象为上坤下乾,坤为泰之客卦,乾为泰之主卦,从六爻的世应关系上看,泰卦是世乾、应坤,乾坤相合后,如《易经》有云“泰,小往大来,吉,亨”,由此可见,林应坤之所以将茶行改名“乾泰行”,因为应坤之卦为泰,而应坤需有乾卦为世方为泰,暗合“小往大来”即以小博大、一本万利之吉语,因此才命名为乾泰行。可见林应坤虽然出身商贾,然而细心到商行名也要带有深意,这也是林应坤能够在短短十数年间成为汕头埠巨贾的一个文化缩影,而林应坤才是乾泰厝内最早的主人。
    三、方耀与乾泰行、林朝阳是否有积怨?
    另有一坊间传闻,曾任潮州总兵方耀与乾泰行结怨一事,有认为方耀与林朝阳在官场上素有怨尤才借故充公乾泰行资产。实际上,方耀在咸丰元年(1851)参与到父亲的乡团中,在咸丰年间招募普宁乡勇驰援,因为剿太平军有功,被清廷赐展勇巴图鲁,同治元年(1862)调任海南琼州镇右营都司,同治七年(1868)调任潮州镇总兵,同治九年(1870)受粤督瑞麟委派,清理潮州积案。可见,方耀主政潮州府,也是林朝阳逝世数年后之事,在同治九年前,一直在治军,更无暇与潮州地方官、商存在矛盾。方耀在同治十三年(1874)开始主持疏浚韩江十八都水道,亦有传闻,方耀借口迴澜新溪改道,没收乾泰行部分塭地、海坦地等,并且将这些地方充为金山书院校产等,此是否属实?
    笔者见光绪五年(1879)由澄海县所发地契执照两封,其部分内容记录如下“给照永远管业事,案照汕头乾泰行林应坤亏欠厘局饷项一案,先经厘局移会,前县将该行房屋三十九间、华坞田五十亩一并查封。禀奉列宪批行,饬县召买变价充饷等因,业经迭次示召,承买在案。现准厘局委员移开据买主海记号,情愿备价承买前封乾泰蔡阿喜铺一间,坐址汕头埠上名金山街,当即跟同经纪实估,价值净银三十两正元。”
    从上述的这段执照中,除了蔡阿喜铺、铺价、金山街地名、承买人海记号为手写之外,其他均为木板先行刻印,可见这些执照均为专案拍卖乾泰行的房产、田地所制作。从上述执照看,乾泰行的主人的确为林应坤,而且林应坤财产被变卖,不是因为与方耀积怨,而是因为积欠汕头厘局的厘饷。所谓的厘饷,也称为厘金、厘捐,为清廷对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卡征收捐税,实际上就是清代税务局。清廷在咸丰晚年到同治、光绪期间设立了约三千处厘金局,征收商人的税收。厘金征收方式一为行厘,一为坐厘,也就是商人无论是货物流通或者货物交易,都应该缴纳厘金。
    林应坤因亏欠厘金,转瞬间大量财产被查封,此事或有清廷罗织罪名的可能,但林应坤如能按例捐纳厘金,也不至于田地、铺面均被估价拍卖。而且乾泰行的资产,早在此契颁发前已被查封,因此林应坤在汕头埠的商业传奇,最早也结束于光绪初年,而乾泰厝被拆卖多人,大抵也是同期之事。
    四、乾泰厝内:汕头历史缩影
    乾泰厝内作为一处里巷,本身不仅见证林应坤与乾泰行的清代汕头商业旧事,更是汕头革命史的一处见证。民国17年(1928)2月9日,中共广东省委交通员俞全,从香港乘“海安轮”抵汕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随后乾泰厝内8号汕头市委交通处这一秘密地址也被暴露,中共潮安县委书记方临川、中共省委交通员陈仁等5人均被捕就义,因此,乾泰厝内也是一处红色交通站所在地。方临川烈士与清代潮州总兵方耀均为普宁洪阳人,他们均为汕头埠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一页,此处随乾泰行地名一并记之。

你是本文的第105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3、8
作 者: 许壁锋 文/图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