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千,编著潮汕首部检字工具书 岁时节日 图1张

    人物
    陈凌千 (1905~1957)
    陈凌千,又名陈梁奎,字岳先,学名斌赋。20世纪30年代在汕头经过近五年时间的努力奋斗,编写出潮汕第一部检字工具书《潮汕字典》。
    幼时辍学后从商专注图书经营
    书店里常常可见《普通话对照潮州音字典》、《新编潮州音字典》等,但记者寻遍多个书店发现,极难找到陈凌千编著的《潮汕字典》。潮汕文化学者林伦伦曾在其署名文章中介绍说,在潮汕地区,尤其是港澳及东南亚各国的潮人社区内,陈凌千编著的《潮汕字典》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潮音字典,这个版本重版多次,并有泰版和港版的《潮汕字典》。而在潮汕老百姓家中,也多珍藏有这本字典。
    据有关资料介绍,1905年,陈凌千出生于澄海县澄城镇城西马厂内。小时候,陈凌千家中贫困,但他悟性聪颖,勤奋好学。7岁时,陈凌千入学读书,13岁时高小毕业。辍学后,陈凌千来到汕头开始学习从商,在行市店铺中帮人做财会工作。26岁时,他与亲友合资在市区居平路开创育新书社,既销售书籍,又加工、印刷书籍,甚至自编、自绘、自印书籍出售,如《学生新画集》、《字类辨正》、《尺椟小品》等。
    呕心沥血伏案五年编成初稿
    在日常书店经营过程中,陈凌千越来越熟悉书店业务,也越来越了解图书市场行情。他有感于潮汕方言语调各异,读音有别,认为很有必要编写一本大众化的潮音字典,提供给潮汕人识字学文,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
    于是,陈凌千广泛阅读《康熙字典》及《辞源》等工具书,从中学习编写字典的方法;又深入调查,辨音注音。这项伟大工程从1931年开始,历时五年,于1935年完成初稿。编书期间,陈凌千白天要处理商务,晚上伏案疾书,采用潮音辨字和注释字义。王锦书曾在《陈凌千编著潮汕第一部检字工具书

》文中介绍:陈凌千经过四年多的废寝忘餐,呕心沥血,用功编辑。终于民国24年(1935)编辑成稿,该书收入常用汉字一万余个。付梓前,凌千携书稿前往南京拜访著名学者、书画家于右任,于审阅后,大为赞赏,认为该书有益于潮汕社会人民大众。欣然命笔题签书名《潮汕字典》四字。潮汕文学界纷纷为该书题词,学者李柏存题词是“迷途指导”、周英耀题词“潮音津逮”、余素姿题“潮语问津”、郑松叟题“潮汕正音”等。

    《潮汕字典》再版17次广受各界好评

    1935年9月,《潮汕字典》由汕头育新书社首版发行。此书一面世,便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首版即发行达1.5万册之多。王锦书认为,这是一部适合潮汕语读者检字的工具书,它统一的潮语读音,释词、解义,适应社会各界人士和中小学生辨音释义。据了解,该书发行后,广受海内外读者的好评。

    林伦伦也在文章中曾介绍,1936年,陈凌千获专著版权,并获汕头市政府批准注册。后来,陈凌千的育新书社迁址开设广益书局,并与上海人在汕头开办的中央书局、新华书局合资再版此书。新版的《潮汕字典》在上海出版后,部分南运潮汕本土销售,部分则远涉重洋,运往东南亚各国潮人聚居地出售。据不完全统计,从1935年初版至1946年,《潮汕字典》再版达17次之多,印数近70万。50年代中期还曾改版印行,仍被抢购一空。

    积劳成疾仍不忘校正修订字典

    难能可贵的是,陈凌千在字典出版10年间仍不断校正修订。至1946年出版的修订本,已比初版增加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可惜的是,陈凌千为此书呕尽心血,52岁便不幸病逝了。

    这位为潮汕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其家庭却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屡受冲击。据介绍,陈凌千夫人为保住丈夫的《潮汕字典》修订本手稿,只好用布条包扎起来,日系腰间,夜藏枕下,才使其逃过一炬之厄。

    如今政府部门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潮汕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早在十多年前,潮汕文化学者林伦伦等就提出建议,希望有关单位与陈凌千先生家属联系,将陈先生之手稿作为潮汕文化的珍贵文物收藏起来,以慰陈先生的在天之灵,以显今日政府之重文兴字。

你是本文的第104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4、3、26
作 者: 方晓旻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