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天最短,因此,古人称之为“日短至”或者“门至”。在汉代,“日至”日官吏依法令休假,回家同妻儿一起,摆设酒肴,宴请邻里,欢笑相乐(《汉书·薛宣传》)。虽是假日,但已一派节日气象。冬至称冬节,最初见于《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据说,这天王子们要进宫问安呢。到宋代,冬至成为重大节日之一。《东京梦华录》讲到,北宋时“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到南宋,冬至节日气氛比过年更浓,可以和过年相比,因而有“肥冬瘦年”的说法。
    在潮汕,冬节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之一。潮汕的冬节是一个被浓厚的亲情笼罩着的节日。冬节的节日活动,有祭祀祖先和拜扫祖墓两项。祭祖在1949年以前,同样分祠祭和家祭两种。这个节日祭祖,除了常规的祭品,必须有糯米丸子。这也是古老的习俗。早在顺冶《潮州府志》里,就有“冬至,祭用米圆”的记载。潮汕人扫墓,有的在清明进行,叫“挂春纸”;有的在冬节进行,叫“挂冬纸”。乡村中,也有春、冬两季都扫墓挂纸的。挂冬纸和挂春纸一样,表达“敬宗睦族”的理念之外,也有聚族郊游的娱乐功能。冬节扫墓的祭品,有茶酒三牲粿品,有应时的柑橘香蕉,一盘鲜蚶更是不可缺少的。这个季节,海蚶正肥美。不过,用它做祭品,又有其他寓意。有人说,是取其吉祥。祭拜仪式过后,墓主的子孙就在墓前聚餐。野外的聚餐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笑语,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祭品里那盘鲜蚶一定会被吃完,蚶壳就撒到墓堆上。潮汕人把蚶壳称作“蚶壳钱”,撒在坟头,也许是将它当做冥钱。
    最能够体现潮汕人家族亲情的,是吃糯米丸子的习俗。
    这本来是一种极普通的节日食品。就像北方人在这一天要吃馄饨、饺子,南方许多地方要吃糯米糍粑一样,福建人在冬节要吃糯米丸。福建民间还有关于这种风俗起源的传说流传,《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载之:
        往时有一樵者,至山樵采,失足坠涧中。涧极深,无人援救,不能出险。且深山路绝人稀,樵者呼救,力竭声嘶,亦无援之者。樵者居涧中,食    精姜得免饿毙。历十余年,遍体生毛,身轻能飞。于是高飞出涧还家。性状   全变,家人呼之不应。用糯米粉和水成丸,与樵者食。樵者以为黄精姜,食之。渐还本性,家人得以团聚。而自此相沿成习,遂有搓丸之风矣。
这个传说,是在意义寄托的层次上对冬至吃糯米丸的习俗的诠释。实际上,北方人面食,南方人米食,是地域物产使然。吃馄饨原奉是北方汉人的习俗,北方人至今保留着这种习俗。吃糍粑原本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现在在两广、云贵、四川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仍保留吃糍粑的习俗。在东南地区,却可以看到南北两种食俗融合的迹象。江浙一带,用米粉为皮,肉、菜或者糖、豆沙为馅,做“冬至团”,只是把馄饨饺子南方化;客家人冬至吃糯米糍粑,也有人搓糯米丸子,添上肉菜,一起煮成汤丸;和福建人煮甜汤丸一样,都是用吃馄饨的方式来做糯米糍粑。东南地区北方移民迁入时间的先后,和本地土著汉化程度的深浅,可以通过这种小小的节日食俗观察到。这真是很有趣的。
    潮汕人多从福建移民,冬至吃糯米丸与福建同俗。而通过这种民俗活动,潮汕人把祈求家人团聚、家族和谐团结的寄托,表现得特别鲜明。冬至前几天,先将糯米舂成米粉晒干。冬至前夜,家中主妇先用热开水将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全家老幼都聚集在一块“搓丸”。人多手杂,搓出来的丸子大小不齐,潮汕人把它叫做“父子公孙丸”。搓成的丸子,用竹筋晾起。冬节日一大早,主妇熬好红糖汤,将丸子下锅,煮成汤丸。先盛一大钵祭祖,家里的土地伯、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过。然后,一家人把汤丸分吃了。家里头有人出远门,冬至那天赶不回家,要为他留下一包糯米粉,等他一回家,就搓甜丸吃。即使自己的家人是漂洋过海去了南洋,照样要给他留一份糯米粉,确实不能回家,就千方百计托到南洋去,让他吃上家中的冬节丸。冬节吃丸和家人团聚,在潮汕人的话语里,简直就是一种明喻。
    在潮汕农村,吃冬至丸还有一种很特别的习俗。拜过神之后,家中的门环、牛棚、猪圈、鸡笼、水缸、米瓮、臼碓、灶头……都要用糯米丸子粘上;养牛的人家,用冬至丸喂牛,牛的两角也各粘上一粒丸子。这种习俗,显然带有巫术性质,不过,很难弄清楚它起源于何时。顺治《潮州府志》已经简单记录了这种习俗:“或用以粘焉,谓之‘饲耗’。”为什么叫做“饲耗”?也难以弄明白。各家的主妇们到第三天要将这些粘紧的丸子取回,她们的解释是,这样就可以保佑各物平安。这种解释,倒是很有圣贤们“民胞物与”的胸怀哩。
    潮汕人很注重冬节,因为老人们说,吃过冬至丸,又添了一岁。看来,潮汕人是把这一天当做过年来对待的。乾隆时编纂的《南澳县志》早就说了:“冬至……谓之‘添岁’,即古所谓‘亚岁’也。”
    汉族传统节日里,有另一个被称作“过小年”的节日,那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灶节”。在唐代,这一天叫做“腊日”,要祭祀百神,不只是送灶而已。到北宋以后,腊日的祭祀,就以灶神为主了。汉族的灶神是一个居家小神,传说他专门记下所在人家的罪过,上天禀报。这种传说,东晋已经流行,葛洪 《抱朴子·微旨》篇和周处的《风土记》都有类似的记载。人们不让灶神讲自己的坏话,就想办法来阻挠它。唐代的《辇下岁时记》就说当时有“帖灶马于灶上, 以酒糟抹于灶门之上,渭之醉司命。”到了南宋,不再用酒糟,《梦粱录》说,“二十四日,不以贫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饧即麦芽糖,这种糖吃起来粘牙,人们又叫它“胶牙糖”。用饧做祭品,给灶神甜头吃,又粘住他的口,岂不比用酒糟更妙?这可不知道是哪位聪明人想出来的巫术。
    腊月二十四日,潮汕人也祭灶神,祭品中一定要有饧糖、纸马纸鹤、灯芯草和一纸“奏疏”。饧糖用红纸为底,用麦芽糖和白糖熬成的糖浆淋出寿桃纹样。纸马纸鹤是送灶神夫妇的坐骑,灯芯草大约是喂马的草料。奏疏实际上是祈求神明保佑的祷祝文,文后要署上全家人的名字。这个节日,潮汕人不只祭灶神,而是诸神并祀,故俗称此节为“神上天”。乾隆《澄海县志》记载:
        相传是日诸神朝天,各具香烛酒馔,印纸马轿焚送之。至来年正月四日复具茶果迎之。
乾隆《南澳县志》也说:
        ……凡神庙及人家各备仪供养,并印幡幢、舆马、仪从于楮上,焚而送之,谓之“送神”。
当时,这个节日也有“小年”之称。现在,节日活动内容仍如日志所记,却已经不称“小年”。因为在潮汕人心目中这个节日远远不如冬节重要。

你是本文的第2287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文化源流》
作 者: 黄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