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海渔民,出没于波涛之间,茫茫大海,既供养他们的衣食,也时刻可能吞没他们的性命,他们希望神保护他们平安。渔民信奉的神,主要的有天后圣母,龙王和没有名字偶像的海神,还有南澳岛特有的长年公。每年正月初五年假开后第一次出海,要在海滩遥拜无庙无偶像的海神,祈求出海保平安。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天后)圣诞,各地的天后宫香火都很旺盛,一些非渔家也对她很崇奉。南澳的渔民曾建庙祀曾帮他们插桁位而牺牲的福建英长年。渔民有所崇奉也有趋利避害的宜忌,造新船,要择日看时,安龙骨之后,要取银制女人头鬃插上银花,放在龙骨上,称“压槽母”,象征“金银头罾”。船要装两个龙眼,有的饰龙纹银元或铜元图案,寄意出海“两眼见银”。渔具忌妇女跨踏,家中有人产育便要用红花仙草水喷洒渔具,以清秽气集吉祥。渔民一般不捕杀海豚,传说它是“义鱼”,曾救宋帝昺。海豚游行甚速,渔谚说它“浑身滑溜溜,一夜行九洲”。渔民捕到了鲎,“鲎母掠来刣,鲎公放下海”。世俗说鲎公有情义,鲎母心肠枭,当渔人捕到鲎母时,鲎公一定在原地寻找鲎母,而鲎公被抓住时,鲎母则逃之夭夭,故渔民抓到鲎母便蒸而食之,抓到鲎公便不忍杀它而放走。这已成传统习惯。除此,还因鲎公体小无肉可食,鲎母体大肉肥,自然不放走。
    滨海盐民,最敬灶神,古盐场以煮海水为盐,定灶位,敬灶神,祈求不败卤煮出好盐,败卤则盐苦。到清代中后期改煮盐为晒盐,盐灶便逐步被淘汰,敬盐灶神习俗则仍保留。
    渔盐民饮食制作较粗,杂鱼杂虾与草菜共煮于一锅。渔盐民多嗜浓度较高的酒,喜姜葱甜辣,好吃生腌鱼虾贝类。他们喜吃的生腌鱼、虾、贝类也为潮汕地区人民佐餐之美味,原汁鱼露更为名厨不可无的配料之一。鱼民吃鱼也有禁忌,吃了一边不能翻过那边,要将骨脱去再吃下边,偶而翻转,也要说为“顺过来”;汤匙也不能翻覆盘边。渔民劳动服装,喜穿莨纱(俗称香云衫)或赤色土布薯莨衫和短裤,因其松水、耐用、防咸。妇女喜戴花饰,穿大筒滚边衫裤。现在不同了,渔船多为机动船,撒网上网用滚筒机械化了,劳动服装也已有变化。青年渔工,穿着很时髦,与城镇青年一样穿起时尚服装。

你是本文的第2675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
作 者: 郭马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