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船是指横过河溪载人往来的船只。潮汕平原河流较多,在过去桥梁建设还不发达的日子里,渡船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业。一竿一桨一舴艋之舟便是划渡者的主要工具。划渡者不管年老年幼均被称之为“渡伯”。渡伯划船载人过溪河,收取微利,生活实是清贫,每逢风吹雨打,更是苦不堪言。大多渡伯都以渡船为家,其生活必需品大都从要过渡的小贩中买取,这样才能长守渡船,时刻等待过渡者来喊“开船”,潮汕俗语中的“行船企铺,不离半步”便是这样来的。
    渡船还有公渡和私渡,公渡是设置驿道和主要路道的渡口,向官府登记捐纳税收。私渡则是没有登记的,一般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作为私渡,平安无事则可,如若有人员溺水伤亡,则要受重罚。
    在潮汕的撑渡业中,有一段辛酸的故事:古时,揭阳榕江北河的“塘埔渡”,是连贯揭阳县城通达潮州府官路的要道渡口,来往者络绎不绝,属于官渡,凡有公差过渡者,免付渡钱,并且不分昼夜,随到随载,若不然则按情治罪。
    有一天,过渡者众多,渡伯从早到晚未曾歇息,劳累不堪。直至深夜刚要躺下,又有人来叫开渡,不是说护带公文,便是说有紧急公事,渡伯只好划其过岸,其实这些都是冒牌的公差。送走这些赶夜路图快渡又免付渡钱的人之后,他躺下来便呼呼入睡,这时对岸来了个真公差,高呼有火急文书要过渡,但公差喊破喉咙渡伯却睡得烂醉,待到醒来,天已大亮。他被公差拳打脚踢,骂不绝口。
    差役到了县衙,县令见文书是知府限令他于午前带案牍、人犯到府衙会审,又惊又愤,立即命人将渡伯拘捕收监。
    知县赴到府衙,误了时晨,加之案件差误,受到知府斥责,回衙后便拿渡伯泄愤,命人将他打得皮开肉裂,并判其死罪,打入死牢。渡伯之妻及乡亲父老闻讯无不垂泪,连同乡绅到县衙陈情鸣冤,联名讨保,县官碍于众人情面,只好假装宽宏大度,由渡伯之妻自行主宰其夫生死。县官命人在县衙侧厢的两套鼎灶上置蒸笼,将渡伯置于其中一个,另一个则是空的,由渡伯之妻任选一个烧火炊蒸,若炊的是空鼎,其夫可活,若炊的是她丈夫,则其夫命该绝。渡伯之妻听见一个有声,一个无声,便在无声的灶里烧起火来,时辰一到,掀开笼盖见她的丈夫蒸死在鼎中,立即昏倒过去。原来是可恶的县官做了脚手,将渡伯五花大绑,口塞棉花,使他不得动弹,并在另一鼎中放着几只大螃蟹在爬动,制造假象。渡伯死后,塘埔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叫渡,撑渡者便不敢怠慢,生怕得罪官差,惹来横祸。
    如今潮汕地区原来的渡口大多已架起桥梁,只剩下旧渡名。仅存的上华渡、土尾渡等几个渡口也已改用小机船,手撑渡船几近绝迹。

    

    

    

你是本文的第1362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3-4-13
作 者: 庄意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