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四季温暖,季季均可耕种,潮汕农民一年几乎没有闲时。水田除早、晚两造稻谷之外,晚造秋收后,紧接着种菜、种麦、种地瓜(红薯),成为三造。寒冬腊月,农民还要在清早下塘挑水浇菜,春节也只有几天休息时间,如果立春来得早,马上又要浸种、犁田、育秧。接着又要犁耙水田,办田插秧,要挑粪下田、耙田、追肥、除虫、挑水灌田。至夏季大忙,还要晒谷晒草,紧接着又要育晚秧。除水田劳动 外,还要旱田耕作、副业生产以及积肥备耕。有一首传统歌谣唱道:“荷犁牵牛下田中,生为农夫忙又忙。一年四季忙不了,春夏过了又秋冬。”
    在农忙时期,潮汕农民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情况和各种农作物生长的特性,编成了一些农谚,用来指导农事安排。这些农谚,总结了一代又一代潮汕农民的生产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哲理,同时,这些农谚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所以大部分农谚都通过农民间的口耳相传而传承下来,成为潮汕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农谚云:“立春浸种开春锣”、“雨水种下水”、“正月桃开花,好种瓜”,这是指导人们何时播种、怎样播种。三月份,“清明紧接谷雨天,抢插早稻莫误时”,这时便可插秧了。到了立夏、小满,重点在田间管理,而“芒种蜴,堵着就食”,告诉我们芒种季节要注意防虫害。到了夏至,早熟稻了,可以开镰收割了,所以说“夏至稻好试”。之后就是三夏的大忙季节,小暑收早冬,大暑布晚田。“六月收早冬,家神也欲请落瓮”,这是说六月抢收抢插的时候太忙,几乎都没时间祭拜家神了。到了八月,白露收好芋、柚子、柿子、杨桃等水果都已到了适合采摘的季节。“秋分稻含春”,要风吹,要有猛日重露,稻禾才能长得结实。如果碰上秋霖雨,那么稻禾就只会长叶而不发秆,因此有农谚云:“晚田最怕秋霖雨,一点一声愁”。霜降前后是又一个忙碌的时期,这时水稻在扬花抽穗,要避过寒露风,同时,要扎稻草人来吓走霜降鸟(即禾花雀),“霜降鸟一食便了了”,是说稻谷被禾花雀一吃,便什么都没了。十月立冬前后是秋收冬种之际,必须及时收割晚稻,收割后要培土以便过冬,同时要管好稻底薯和冬种小麦,又要开始种芥菜。所以农谚有云:“十月立冬收晚田,收起种落又再“忙。”
    这些农谚,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潮汕农民为了生存,一年四季都在田里辛勤耕作的情况。
    农忙时期,人手紧缺,男主外,女主内。潮人把女儿叫“走仔”,称妇女为“姿娘”。女孩从小就要学习针工手艺,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农村姑娘嫁出之后,成为别家的家庭成员,不仅要遵守家规、族规、乡规,还要侍奉翁姑、丈夫,要做好家务。每天天未亮,就要早起下厨煮饭,自己要赶紧梳妆,要打水给翁姑和丈夫洗脸,要备好早饭让他们先吃,自己最后才吃,然后洗锅洗碗煮猪食,喂猪喂鸡洗衣服。有孩子的家庭,还要喂孩子带孩子。有的还要照顾小姑小叔、打扫收拾厅房、缝缝补补做针线活,或者搬晒柴禾、准备午餐。平原地区的农村妇女从来没有午睡的习惯,午后一般做针线活或其他谋生手艺,如绣花、抽纱、织网、织布、绩麻等。如逢到晒谷子、做腌菜以及农忙时家中的各种后勤工作,那就更是忙个不停。下午过后就是收拾东西,准备晚餐,喂猪喂鸡,把各种家务做好,梳洗完毕,才有空闲下来与邻居聊天或唱听潮州歌册。
    由于潮汕农民重视生产,女儿也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担当着重任,所以潮汕人选女婿,也讲究找一个勤劳、踏实、对农业生产内行的小伙子,这便是潮汕农村地区“看女婿唱生产歌”这一习俗的由来。家中有女长大,由媒婆介绍对象,俗道:“媒人嘴直直,说话无句实。”做父母的怕女儿嫁着一个连耕作都一窍不通的“白仁”  (傻子),耽误女儿终身。因此,在村里相亲时,除看其容貌、体格、言谈举止外,一定要问他懂不懂生产季节的特点。若对生产内行,说明对耕作熟悉,勤劳可靠。因此父母供儿子读书的同时,也传授老农的耕种经,预防看女婿时出丑。传授时多把耕作经验编成歌谣,主要有:
    四季生产歌:正月落早种,二月荫南瓜。三月种地豆,四月茄开花。五月桃李熟,六月摘西瓜。七月采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为饮。十一月柑红皮,十二月梅开花。人力落,地不惰,老伯公,说好话。
    水稻生产歌(早稻):立夏,稻做病(发育);小满,稻掼产(孕穗);芒种,稻出耸(出穗);夏至,稻好试(动镰)。
    水稻生产歌(晚造):白露,稻开步(发育);秋分,稻掼产(孕穗);立冬,无三日青稻。

你是本文的第785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典》
作 者: 叶春生、林伦伦主编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