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制花生油的油坊在潮汕称“油车”。解放前,油车也是潮汕农村主要的工副业。油车是很辛苦的高强度体力劳动,直到解放初期,潮汕各地乡村圩镇的油车,其设备和生产方式仍然和《天工开物》一书中所绘制的图样相差无几,主要工具不外是把花生去壳的土砻,把花生仁炒熟的大鼎(铁铸大锅),把烫手的花生压榨出油的“规”。所谓“规”是用大段木头经过掏空,外面用粗竹篾(后改用铁圈)箍紧,再在上面垫上配合很紧密的坚硬木板,抡起大锤(硬木或铁铸)在坚硬木板均匀而有力的敲打,花生仁受到挤压,豆油便顺小孔溢流而出。大锤状如戏剧中斐元庆使用的流星锤,一把三五十斤,没有好力气是抡不起的。后来,改用粗大锣杆压挤,仍称为“规”。镙杆挤压劳动强度有所减轻,但是未能将花生仁中的油脂完全“规”出来,到最后阶段还须采用大棰敲打,尽量将油榨出。豆渣被制成坚实如砖头的豆饼,可以当肥料。
    油车不仅劳动强度高,还十分闷热,最高时达摄氏50多度,凡是工人劳动站立的地方,没多久地上就会淌出一滩滩的汗水,工人脚步移动,汗水滩也跟着移动,所以油车工人都习惯赤条条一丝不挂。因此,有的人戏称油车是“牛地”。解放初期,工人才在下身系一条水布遮羞,但依旧光着上身劳作。
    1879年潮汕民族资本家开始在汕头创办榨油厂,采用蒸汽机作动力,其原料既有从北方采购的大豆,也有本地种植的花生,但潮汕人还是喜欢食用花生油。在全盛时期,仅在汕头就有大小厂二十多家,油脂工人200旧多人。其实,所谓的机器榨油,除了用蒸汽机作动力外,其它工序并无多大改进,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是相当高。
    以机器为动力的新式榨油厂虽在十九世纪末就开始在潮汕立足,但那种《天工开物》式的老设备仍迟迟不肯退出历史舞台,老式油车仍然遍布潮汕农村乡镇,仍然是潮汕食油工业的主流。这种状况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有根本改变,油车在潮汕农村绝迹了。
    油车的习俗禁忌和糖寮差不多,油车也是“男人世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油车不准女人进入,除了迷信,还有其特殊原因,就是油车工人大都“无穿裤”,就是不讲究迷信禁忌,女性也知趣不敢人。油车工人也是集体用膳,除了咸江鱼佐餐外,还特别能“吃肥”,炊事上市买卖,都是挑那些需要“厚油”的蔬菜如甘蓝、油莱等,因为油车有例俗,在油车内,豆油可以自由吃,炊事员也就迎合工人的意思,炒菜时尽量多放油少放水。油车工人逢年过节,老板也会每人发几斤花生,几斤豆油让工人回家“肥鼎”。
    油车也是“煮豆燃豆箕”,而且还有“油车内豆油可以自由吃和用”的例俗,因此工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拿豆油做文章:脚手擦破发炎用豆油敷伤口,大便不通畅时,油缸里滔起一杓油张口往嘴里倒,据说非常灵验,就连水车、人力车等工具也是拿豆油做润滑剂,因为吃的用的做的都和豆油有关。油车工人都肌肉结实有“油头”,再加上平时少晒太阳,一个个白嫩白嫩,体格特别好看,走到圩镇上,圩镇居民很容易认出他们是“油车工人”。在好多地方,“油车工人”是当地姑娘择婿选夫的热门。
    油车和土糖寮也有不同例俗,最主要的是:土糖寮是组合的,有榨期,榨期结束之后,员工回去种田当农民。油车是由一位老板或几位老板出资创办,有固定工场,四季可以生产,工人是招收的精壮劳动力,在城镇的油车工人,解放前和解放后都有榨油工会的工人组织。

你是本文的第584位读者
来 源: 《潮汕老百业》
作 者: 卢继定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