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前,潮汕广大农村经济落后,物资奇缺,民生穷困,一些生活器皿用破就补,补了再用,再破再补,因此,各种修修补补的能工巧匠便应运而生,补鼎就是其中之一。
铁锅,潮汕人称为鼎,有大鼎小鼎,直径30至100多厘米不等。铁鼎易锈蚀,一般用上一二年就出现破洞,必须及时修补方可使用。 补鼎,民间有二法:其一是铆补法。即用事先预制好的铁铆钉从鼎内面破洞处进行铆补。由于铆钉带有直径约1厘米并略呈弧形状的帽子,形似图画钉,使修补后的鼎面既不平滑,又易损坏,故很不受欢迎。其二是焊补法。焊补法不但工艺精细,而且需要铁片(块)、块煤、木炭等原辅材料和专用炉具工具。在补鼎前须做很多准备工作:一是清理鼎面破洞处,即去污除锈和清除周边烂铁;二是将铁片(块)打碎,装进用耐火土制成的椭圆形火锅里,然后置于带有人力风箱的火炉中;三是熔化铁碎片。先用木炭在炉中生火,再将油亮亮的块煤垒叠于木炭之上,并让小伙子马不停蹄地拉动风箱(潮人称“牵铁途”),“铁途铁途”的鼓风声令炉火纯青炉温猛升,顷刻间,一锅红彤彤的铁液就沸腾起来,补鼎也就开始了。师傅们在几分钟之内即把补鼎的功夫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一手拿着耐火布按在鼎的背面破洞处,一手用陶制小勺子掏取铁液,一点一点地焊补在鼎的内面洞口上,小洞一二点则可,大洞八点十点直至洞口合拢,再用砂纸反复磨擦,使新旧鼎面衔接平滑。 补鼎者,以客家人居多,也有潮汕人氏,一般3至5人同行,大多数为家族式经营,也有合伙结伴者。补鼎业多属于流动小作坊,他们四海为家,一年不分春夏秋冬,一天一个村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不定居生活,其谋生境况也够艰辛:他们没有车船,靠的是两条腿一支扁担,有的挑着炉具工具,有的挑着原材燃料,有的挑着被装粮食,天天踏着沉重的脚步走南串北翻山涉水,以补鼎维持生计。他们每到一地,总是选择大树下的平坦地面,一卸下行装,便手忙脚乱地干起活来:一面布阵做准备工作,一面派员环绕村庄招揽活儿。该员走庭院串小巷声嘶力竭地呼叫“要补鼎么”,走一趟下来至少收下几十个破鼎,此外,一些村民也闻讯陆续提着破鼎赶来他们的驻地。像补鼎这样的流动小作坊,所到之处都受到农民们的欢迎,尤其在作业过程中围观甚众,很多人对他们那风风火火的劳作和精湛技艺赞叹不已,一些好心人还主动为他们提供食宿等方面的方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工艺新颖轻巧耐用的铝鼎、不锈钢鼎、不沾鼎等先后在市场涌现,并很快进入农民家庭,使笨重易锈的铁鼎除了大号鼎还有市场外,余者已没人问津了,加上这些新型鼎的使用寿命很长,再也没有补钉的需要,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补鼎业也就悄悄地不见踪影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