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谜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参与
澄海灯谜队在参赛现场沉着应战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公示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该名单包括91个案例,其中3个来自广东,分别是:佛山石湾陶艺、汕头市澄海灯谜和梅州客家山歌。据悉,本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的案例将在全国推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海灯谜”延续了南宋临安“击鼓导猜”古风,将民间方言、谜语与中原谜法相融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谜语创作体系。多年来,“澄海灯谜”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各种灯谜活动风生水起。今年2月,澄海区凤翔街道以“澄海灯谜”项目荣获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潮汕独有,“击鼓猜射”源于宋代
“澄海灯谜”源于古代隐语、斗智炫巧的文化活动,发轫于流行民间的童谣童谜和中原文化的传介,到明清时代,已成为地方风俗文化,清代康熙《澄海县志》就有谜事活动的记载。“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制来工。”便是清代诗人留下,描述澄海灯谜竞猜之盛况的诗句。灯谜亦有“灯虎”的别称,这是因为灯谜较之谜语难度高,谜底犹如草丛中的拦路虎。故猜灯谜,也称之为“射虎”。
“澄海灯谜”较有特色的是保留了从宋代临安流传至今的“击鼓猜射”传统开猜形式,这在国内为潮汕独有,国外有潮人侨居的东南亚各国,或还保留这一特色。从报谜号、谜面、谜目、谜底到最后解释,都由击鼓引导,称之为“司鼓引猜”。此外,“澄海灯谜”还有“送谜标”“猜谜母”等民俗形式,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体现我们民族的智慧。“澄海灯谜”活动分布于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猜灯射虎蔚然成风,形成了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人文盛况。“澄海灯谜”在凤翔街道更是逐渐成长为极具代表性的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群众文化品牌。
“澄海灯谜”最大的特色,在于“精致”二字,可叫猜谜者“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谜文大都采自古典名句和历史典故,谜目则古今结合,不拘一格。古代文人墨客喜爱月亮,并为吟月而衍生出许多美好的意象。例如“玉兔”和“银蟾”,就是对月亮的比喻。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哲源曾就此出灯谜“玉兔银蟾(猜时间用语)”。谜底就是“一月二号”,也就是 “一个月亮的两个雅号”,可谓信手拈来,把生活过成了诗。同时,澄海灯谜“司鼓引猜”,鼓点指挥,谜场秩序井然,猜众文明礼貌、情感融洽。这种形式也适合培养下一代。如今,“澄海灯谜”不断创新,嫁接新谜种,开拓新谜法。目前,“澄海灯谜”所使用的创作法门二十余类,主要是义扣、音扣、象形、离合、别解、用典等,谜目已有数百种,形成了一套既有地方文化特色又全国通用的完整创作体系。
线上线下,“猜灯射虎”蔚然成风
“澄海灯谜”项目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猜灯射虎”蔚然成风,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除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灯谜竞猜活动外,“澄海灯谜”还与各类主题有机结合,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文明创建等内容创作各类灯谜,举办“文明交通,平安家庭”“民法典与你同行”“乡村振兴”等多场群众性主题灯谜会,吸引大批群众参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澄海灯谜”还从“线下”走向了“线上”。在设立红头船灯谜论坛和红船帆灯群的基础上,组建“红头船网络灯谜实体基地”;在奥飞市民广场灯谜长廊上设置竞猜二维码,让市民群众随时随地可以参与灯谜猜射;开设“澄海灯谜”微信公众号,为各地谜友提供交流平台,展示澄海灯谜魅力;利用直播平台吸引更多网友参与,2021年2月13日凤翔街道在“文化进万家 潮韵庆元宵”直播过程中,设置了灯谜互动环节,网友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也能参与灯谜猜射。近三年来“澄海灯谜”项目共开展各类活动100场次(含线上),服务群众超30万人次。
“澄海灯谜”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澄海作为灯谜之乡频频获誉,1999年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灯谜)艺术之乡”,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2015年被命名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年再获“中国民间艺术(灯谜)之乡”称号。
“澄海灯谜”在拓展海外及港台谜艺交流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内各省市的谜艺活动,先后有20多个省市谜界行家来澄海参加谜会,派出参赛队参加北京、上海、南京、合肥、桂林、漳州、银川等多个省市举办的大赛,展示澄海谜人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风貌,吸引各地谜友前来互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澄海灯谜”在国内各大灯谜赛事上佳绩频传。11月份,在由中国民协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平望杯”中华灯谜邀请赛上,我市“澄海灯谜”红头船谜社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其中,个人电控决赛包揽个人决赛前三名,收获一金二银;团体电控决赛取得冠军,收获一等奖;灯谜创作赛上,红头船谜社陈煜、陈挺谜作同获佳谜奖。
走进校园,灯谜文化薪火相传
聚谜人办谜会,研学术育新人。“澄海灯谜”焕发勃勃生机。凤翔街道辖区内的澄海文化馆建成澄海灯谜传承基地和红头船网络灯谜实体基地,负责全区性灯谜活动的开展。还有澄海灯谜学术委员会、灯谜协会、职工灯谜协会,民间自发有“红头船谜社”等灯谜团体。学校也有学生谜社,参与人数众多,活动范围涵盖面广。这些社团积极开展活动,提高了地区的谜艺水平,把灯谜由一般的娱乐活动提高到学术研究水平,成为繁荣和发展“澄海灯谜”文化的中坚力量。
“澄海灯谜”民间文艺代表人物有张哲源、陈挺、王文锦等,张哲源获中华灯谜“金虎奖”终身成就奖;陈挺获中华灯谜“金虎奖·园丁奖”及多项全国性谜会竞猜奖、汕头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王文锦也在国内各地谜会获多项荣誉。张哲源现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在他和老一辈谜家带领下,青少年灯谜爱好者茁壮成长,组建的灯谜参赛队经常赴国内各地参赛,屡获佳绩,已形成新生代传承群体,为“澄海灯谜”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澄海灯谜”还走进校园,培养青少年对灯谜的兴趣,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出版《澄海灯谜简明读本》一书,该书成为中小学校第二课堂教学用书。区级澄海灯谜传承人邱壮炮编印《中学灯谜教程》,供学生阅读。由22名资深谜家组成的灯谜学术委员会成员会副主任,定期在中小学开展灯谜培训,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灯谜知识,体验灯谜竞猜,每年培训超过500课时。“澄海灯谜”进校园活动已列入汕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
此外,《谜海艺舟》《澄海灯谜简明读本》《澄海灯谜》等数十部书籍出版发行,这些灯谜书刊的编印出版,促进了“澄海灯谜”的研究传承和传播交流,让“澄海灯谜”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传统谜艺之花长开不败。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