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龙手艺精湛,把普通果蔬变成艺术品

林若龙传授果蔬雕刻技艺

果蔬雕刻而成的潮汕地标建筑惟妙惟肖

红头船、小公园亭、自然之门、白鹭、牛……在首届“潮汕牛肉”节暨技能展示活动上,一组“一湾两岸”特色建筑惟妙惟肖,吸引了很多人驻足欣赏。如果不仔细看,你可能不知道,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其实是用芋头、山姜、红薯、萝卜、南瓜等果蔬雕刻而成。

汕头果蔬雕刻是潮汕饮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潮汕菜肴美化工艺中璀璨的明珠,它将潮式元素与日常饮食和雕刻艺术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潮汕餐饮文化内涵。2022年,汕头果蔬雕刻技艺入选汕头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潜心学艺,普通果蔬变成艺术品

一双巧手,一把雕刀,普通的果蔬,在林若龙精心雕琢下,仿佛活了,幻化成娇艳的玫瑰、栩栩如生的龙凤、别致的古韵亭台等。林若龙是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创人、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果蔬雕刻项目负责人。说起果蔬雕刻,林若龙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在春秋时期,已见果蔬雕刻雏形,到明清时代,宫廷和地方的高档筵席中,经常使用果雕作品。

果蔬雕刻是潮菜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着中华文化和潮菜文化的精华。在高品质的潮菜餐厅里,每一道堪称上佳的菜肴都会进行精心装饰摆盘,或放上厨师亲手制作的果蔬雕刻作品以点缀,这样既能让菜肴赏心悦目,也能增加食客的食欲。原杏花饭店的掌勺人刘添,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老一辈的潮菜名厨,也是汕头果蔬雕刻的初始研发者。第二代传人罗荣元是刘添师傅的得意门生,通过师带徒相传方式,罗荣元承接了刘师傅的果雕技艺。

第三代传人林若龙自1982年起跟随师傅罗荣元学习果雕技艺,深得师祖两代名厨的真传,刀法纯熟,技艺更上一层楼。作为汕头技师学院特聘教师,林若龙建立工作室,开展实践理论研究,编写相关专业论文,促进技艺不断创新发展。2021年,他收授蓝赞强、李思炯、吴镇阳、郭征四位学生为徒弟,传授果蔬雕刻技艺。林若龙说,不管是婚礼筵席、美食节的展台,还是高档筵席上,果蔬雕刻作品都能体现中华文化的传统美,他必须坚守老手艺,并将之传承下去。

南瓜、西瓜、萝卜、苹果、芋头……各种果蔬雕刻,林若龙都一一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无论是简单的花鸟,还是复杂的龙凤、鸳鸯、寿星雕刻,他都游刃有余。南瓜摇身一变成展翅欲飞的凤凰,胡萝卜变成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林若龙把果蔬化平凡为神奇。

手艺精湛,果蔬雕折射生活变迁

对于果蔬雕刻技艺,林若龙介绍说,每件或每组果蔬雕刻作品,都要经过命题、构思、雕刻这几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以南瓜、冬瓜、红薯、萝卜、莴苣等果蔬为原料,利用其本身的色彩和品质特点,借用一把锯片小刀,以传统潮式元素为切入点,通过构思和合理搭配制作成形态美观、形象生动的花卉、鸟兽、鱼虫、山水、楼台、亭阁、风光等各种具体形象。

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经历,林若龙不免感慨,“从粗茶淡饭到美味佳肴,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文化,果蔬雕的发展折射出百姓生活水平的日新月异,也印证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上世纪80年代初,汕头刚成立特区不久,越来越多的侨胞侨商回家乡投资发展,潮菜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的龙湖宾馆扮演着接待莅汕考察的重要贵宾团体的角色,对菜点造型、成品装盘、宴台设计等的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背后离不开众多潮菜食雕人才的探索与努力,林若龙正是其中一员。

“当时,我主要负责重要接待活动的造型拼盘和食品雕刻,来宾每每为精致的潮菜点赞,都让我倍有使命感和自豪感。”林若龙记得,他们制作了很多果蔬雕作品,惊艳了到访的嘉宾,如南瓜盅,上部用立雕的龙头,中部用浮雕的形式雕刻长城纹,下半部雕刻大象,象征中泰友好;又如巧用数字图案雕刻寿字的冬瓜盅以及凤朝牡丹、龙凤呈祥等四菜拼盘等菜品,让来宾啧啧称赞。

推陈出新,用食雕讲述潮汕故事

汕头果蔬雕刻将潮汕传统的“味觉餐饮”品尝上升到“全方位,多觉度”的“立体餐饮”。近年来,随着“粤菜师傅(潮菜)工程”的扎实推进,送教下乡、送教进校等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潮菜食雕也走进了更多市民的视线内。

“食雕融绘画、雕刻和造型为一体而自成一格,别具意韵,是一种综合造型的艺术形式”,林若龙说,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起到美化菜肴、装饰筵席的作用。在他看来,潮菜食雕技艺要得到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除了希望让传统手艺借助新的形式焕发生机,林若龙还暗下决心用果蔬雕讲述潮汕故事。

如在食雕作品《和美侨乡》中,林若龙以潮汕老厝为背景,前景是一群各种形态的狮头鹅,体现了潮汕农村祥和幸福的生活图景。又如在食雕作品《大潮汕》中,林若龙带领团队选取了汕头小公园亭、潮州湘子桥以及揭阳进贤门三处地方特色建筑,还加入了红树林、白鹭等元素,潮汕三江汇流,浓厚潮情也在其中得以体现。这幅总长3.6米、宽1.4米、高0.6米的潮汕建筑主题食雕作品,以精湛的食雕技术立体地再现了潮汕风貌,一经推出便赢得业内的广泛关注。

回首个人的成长经历,林若龙思绪万千,他说,果蔬雕刻和其他艺术一样,永无止境。自己看自己的作品,就感觉现在的比过去的好,最新的比旧的好。“一开始是追求像,再到很像,而现在就是要摆脱固有形象的束缚,自由地开展艺术创作。”林若龙坦言,一个有感情的雕刻师,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才能让自己的作品与人们产生共鸣。匠心就是对初心的坚守!坚守匠心,林若龙为自己也为传统技艺开创了一片艳阳天。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