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轻打开眼前这本《魏启光剧作选》,翻动书页,透过一部部历经时光沉淀、脍炙人口的精品剧作,慢慢走进老先生一生辛勤耕耘的戏剧园地。
1921年的秋天,魏启光出生于潮汕大地一户中医家庭,这位著名的潮剧编剧,一生为潮剧事业留下珍贵的作品。潮音悠悠潮韵依然,100年后的今天,我们缅怀这位剧作家,透过其艺术人生,追寻潮剧路上的片片斑斓。
与戏结缘,创作或改编近百剧目
魏启光(笔名白昊)是新中国培养的剧作家,他一生秉承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到群众中去。任潮剧编剧30多年,魏启光独立或与人合作创作、整理、改编和移植长短剧目近百部,其精品力作如《柴房会》《王茂生进酒》《思凡》和《辞郎洲》(合作)、《续荔镜记》(合作)等一批剧目已跨过半个世纪,至今还在舞台上焕发光彩,成为广东潮剧院保留剧目。
魏启光中学毕业后当过教师和校长,辗转多地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1950年进入玉梨潮剧团担任文化教员并开始了他的编剧生涯。他写戏构思奇巧,针线细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雅俗共赏。广东省潮剧团1956年成立,他成为团里唯一的专职编剧;1958年广东潮剧院成立,任艺术编剧组组长,继续承担繁重的创作任务。1958年创作的《辞郎洲》,由广东潮剧院一团首演,姚璇秋饰陈璧娘,翌年该剧作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剧目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演出,为潮剧带来了莫大的荣誉。
精雕细琢,创作自成一格
据魏启光的学生、潮剧编剧、广东潮剧院原艺术研究室主任沈湘渠介绍,魏老师乐于当学生,他到剧团之后朝夕与大家生活在一起,教大家识字读书,对戏自认外行,随时随地向周围的人请教。开始写戏的时候,写好一段就念给大家听,问这样写行吗,是否适合表演?跟作曲先生合作时,为了让他体会到自己在唱词中要表达的意境,常主动以诗朗诵的方式读剧本给他听,如此一来,作出的曲好听得总是出人意料。在创作过程中,先生不轻易下笔,拟腹稿的时间特别长,一到腹稿成熟记录成篇,就很少修改甚至不必修改。打腹稿是一个广泛联想反复斟酌的艺术创作过程。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个人独有的风格。
沈湘渠回忆道,老师喜欢到观众中听意见,夹杂在人群中听人家边看边评自己的戏。他主张戏曲语言应通俗易懂,忌用生僻艰深的字眼。他说“哪个观众会带着字典去看戏!”他极推崇越剧的好戏文,既平白如话又有诗意,既符合人物的性格又具地方语言色彩,其实他自己走的就是这么一条路,遣词造句都要多方推敲才成戏文。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喜剧人物观众过目不忘;锻造出来的人物语言不少变成生动的群众语言。
德艺双馨,既教编剧也教做人
沈湘渠告诉记者,魏启光先生德艺双馨,是自己一生敬重的人。“老师不仅教我编剧,也教我做人,使我受益匪浅。”
谈及老师当年的提携,他回忆起当年有一次创作组正在写《红云山下》这个潮剧现代戏,讨论剧目时,魏启光先生拉着他一同前往。潮剧院的许多老编剧都在那里参与讨论,沈湘渠当时是一个工人,又是年轻人,因此不敢随便言语,只在旁边静静地听着。突然魏启光老师指着他对大家说:“这位是沈湘渠,他是懂行的,他是工人,我们请工人阶级来提提意见。”“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台阶上,大家也都赞同。他是一位很有点子的人,总能创造机会让我融入老编剧的队伍中,从中得到学习和锻炼,但同时,他对我的要求也特别严厉,有时认为我工作做得不够好,还会对我发火。”
魏启光在创作中还善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柴房会》是一出传统短戏,原来的情节很简单,是一折唱工戏。在卢吟词和郭石梅两位老艺人的帮助下,魏启光对《柴房会》进行整理,通过李老三的投店、惊鬼、闻冤、仗义、上路等关目,强化他的正义感。又将潮丑的钻桌、跳椅、耍梯、滑梯等特技运用到戏中,使整个戏唱做兼重。由于两代名丑李有存、方展荣的出色表演,风靡海内外。观众喜欢《柴房会》,因为成功的人物刻划赋予这出旧剧新的意蕴。
潮剧名丑方展荣回忆起1980年魏启光于文化宫看其演出《柴房会》。“演出结束后,先生站在观众座后边对我说‘展荣你已将戏演下来了,很好。下来须再研读本子台词的含意,更深地理解李老三这个人物,才能在表演中有更好的发挥。’”方展荣说,先生是一位很认真、要求很严格的人,学识很深,尤其是潮剧《闹钗》《柴房会》经他妙手回春,让传统戏流芳千古。
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在其怀念魏启光先生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其主演的《扫窗会》《辞郎洲》《续荔镜记》《万山红》《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剧目都是魏启光改编、整理或与人合作创作的。姚璇秋说,“一个戏曲演员,即使‘唱、念、做、打’再出色,没有碰到好的剧本,也是很难成气候的。作为演员,我是幸运的。当我走进潮剧圈子的时候,我就碰到了由魏启光先生等剧作家创作的好剧本。”
一生将心留在戏台的魏启光,即使后来生病躺在病床上,依然想着写戏。1984年10月8日,魏启光走完他63岁的人生,他病床的枕下,还放着两个未完稿的剧本……魏启光先生的艺术人生,可说是当年潮剧编剧队伍的一个缩影,他走进生活融入百姓,敬业严谨、精耕细作的精神,让人看到潮剧剧作家们身上蕴含的光芒。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