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畚箕缩微版模型
扎紧提手
黄朝喜夫妇与竹编结下不解之缘
制作支骨
认真“起头”
“侯邦辫畚箕、新乡敲簟墘、潭尾做蚝箕……”这是澄海区隆都镇北部各村村民世代从事手工竹制品留下来的“歌仔”。
随着岁月更迭和社会发展,这些承载着一代代人乡愁记忆的手工竹制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多数竹编手艺人也因此纷纷转行。然而,在侯邦村,却有一对知“竹”常乐、年近花甲的“守艺人”——黄朝喜、萧洁珍夫妇坚守传统竹编技艺40余载,用巧手编织别样的人生,筑起温馨的家。
溯源 高峰时期,“竹编村”家家户户日夜赶工
侯邦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全村绝大部分人姓黄,自明末(约1630年)从饶平道韵楼迁居于此。
据介绍,“侯邦辫(编织)畚箕”已有数百年历史,据说是先民在康熙初年因禁海迁界到客家地区后学会的,后来展复回迁带进村的。当时都是家庭作坊,祖传父、父传子,农闲时编织畚箕,赚点钱裨补家用。在清初的时候,部分村民分居新乡村后,也家家户户学会编织圈围谷物的粟簟(当地人叫做“簟墘”),因此双双成了远近闻名的“竹编村”。
侯邦畚箕的风光时期,是从黄朝喜的祖父和父亲的年代开始的。当时当地兴修水利、围海造田、建设澄海三桥,大工程都使用大量的畚箕当工具。黄朝喜就在这种环境下,由长辈领进这个行当。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田园下放各家各户,畚箕需求量与日俱增。再后来,乡村建设新房热潮纷纷兴起,畚箕一直处于热销状态,巅峰时期侯邦畚箕供不应求,300多户人家日夜编织畚箕,熟练工每天能编织十几担。
现场
全程纯手工,十道工序选竹“定准”最关键
日前,笔者结伴前往侯邦村西岐里寻访黄朝喜夫妇。在一座“四点金”老宅第,只见门楼挂满成捆竹竿,下厅和天井廊下或挂或吊着一捆捆又老又黄的竹片,上厅显然是工场,厅堂四周竖立着大大小小的竹竿,黄朝喜夫妇坐在厅堂中,双手不停一拔一穿地编织篾条,不时还要拿起棍子敲打畚箕边沿几下。乐观开朗的黄朝喜为人热情,他一边不停手编织,一边和我们攀谈起来。
从十四五岁开始,黄朝喜跟着祖父、父母,学会了编织畚箕的手艺,除自家使用外,多数出售。上世纪80年代,黄朝喜与同镇樟山村萧洁珍喜结连理,育有一男一女。婚后,夫妻相濡以沫,共同用竹艺编织起一个温馨之家。和村里人一样,他们靠着竹编手艺过上好日子,盖了新房子,供儿女读书接受教育。
说起竹编手艺,黄朝喜侃侃而谈。他说,竹子大小用途不一样,大竹竿取用为畚箕大支骨,小的破解成篾青和篾瓤(肉)。篾青编织畚箕主体经纬,部分篾瓤拌篾青拧成“畚箕耳”,剩余部分则为燃料。黄朝喜掰着手指算“细数”:“50公斤绿竹大约可以生产出20担四尺规格的畚箕,其他尺寸的则按比例增减。”侯邦畚箕分为平底、圆底两种,按大小共有七八个款式。黄朝喜说,千百年来都是手工破解竹篾,近年来一些地方试图采用机械生产,但解抽出来的篾条,柔韧性和稳定性代替不了手工篾条。所以侯邦畚箕至今还是纯手工制作,这也是至今还能存活的原因之一。
黄朝喜指着角落里的竹子说,一只畚箕从原竹到成品,至少要经过选竹、锯竹、劈骨、解篾、扎架、起头、绕边、做底、锁口、拧耳等十道工序,其中至关重要是选好竹。选竹要选用山上“绿竹”。因为绿竹箭直、质量轻、韧性大、竹肉薄,编织出来的畚箕轻柔耐磨,用起来更能装盛货物,空载时挑者感觉轻便。
编织畚箕的关键点在于起好头,定准重心,“畚箕嘴”才能紧贴地面,易于铲沙土。黄朝喜拿着一只半成品畚箕和一柄支骨演示起来:先用膝盖把支骨屈成U形,绳子套紧“U”口,防止回弹或变形。然后取来篾条,分成四等分夹着大支骨像中国结一样叉成4个“十”字朝“U”口挺进,直到锁紧“U”口,即俗称的“畚箕嘴”,畚箕便定格成形。主体完成了,最后一步就是拧扎提手,俗称“捘畚箕耳”,至此才算是完整的成品。
“万事开头难,这个头起得好,重心定得准,质量自然好。人们比较认可我的畚箕,订单一直不断。”说这话的底气,正是源于黄朝喜夫妇数十载技艺的淬炼与沉淀。
坚守
40余载情缘,虽日渐式微但初心依旧
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末,竹制品已被塑料、铝合金、不锈钢等制品替代而销量锐减,篾匠们纷纷退出“江湖”,外出打工,侯邦畚箕行业几乎到了被淘汰的边缘。
黄朝喜慨叹道:“这个行当本来就辛苦,现在经济效益偏低,难以养家,老篾匠都转行,更别说有年轻人愿意传承了!”黄朝喜指着下厅吊在墙上一捆一捆的老竹条说,那些就是同房叔侄们改行前存留下来的材料,二十几年过去了,都蒙上灰尘了。
尽管行业日渐式微,但黄朝喜夫妇初心不改,坚守传统竹编老手艺。他感恩世代相传的手编技艺,知足于行业回报的一切。如今,女儿已经出嫁他乡,儿子也在外面发展,黄朝喜夫妇每天仍然熟门熟路来到老宅,打开老式收音机,坐下来边听潮剧边编织畚箕,有时也跟着曲目哼上三两句,悠然自得。他们老两口忙活一天,最好时候也就两三百块的收入,在外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但黄朝喜却认为“自己也没什么本领,无非凭着祖宗留下的技艺换口饭而已,能解决一日三餐,足矣!”这一对勤劳朴实的夫妻,就这样每天以编织畚箕为乐,一双麻利的手、一颗知足的心,撑起了他们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破圈”
竹编“微型化”,传统老行当探索新路子
探访快要结束时,大家都关心这个“濒危行当”会不会消逝?黄朝喜细数了一下说,侯邦村目前还有近10户人家仍然在编织畚箕,大家都打打停停,年龄最长已经80多岁,最小的也三四十岁。“在当年高峰时期,每天清早,侯邦村大小外埕停满送货的自行车,有几十辆,每车一般装载50担,我曾经最多一次装了80多担。全村每天送出去的畚箕超出1000担。长长的自行车队伍就这样满载畚箕,奔赴澄海、饶平、潮安等地,也载回了劳动收获的喜悦。如今这种熙熙攘攘的场面已不复存在。”黄朝喜感慨地说道。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黄朝喜告诉我们,新乡村村民黄作光经过大胆尝试,已经成功将原来的大畚箕改成缩微版的模型,正作为玩具礼品销售于旅游景点。这或许能为传统老行当带来新的曙光……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