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佩华1.jpg

近日,年近七旬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册(潮州歌册)代表性传承人杨佩华和女儿赵晓雁一起走进录音棚,自费录制了一集以侨批题材为内容的古板潮州歌册专辑,该专辑收录了《手布诗》《过番相思歌》等反映华侨下南洋后与家人互寄侨批表达两地相思之情的古板歌谣体歌册,用潮汕传统艺术讲述“过番”故事。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板潮州歌册,杨佩华多次用自己的积蓄录制潮州歌册唱片,无偿赠送给喜爱潮州歌册的人,此前已自费发行了潮州歌册《龙井渡头》和《张古董借妻》等唱片。

自小与歌册结缘,全力做好传承推广

杨佩华出生于1952年,虽已年近七旬,但一唱起潮州歌册,依然婉转动人,犹如天籁之音。

杨佩华从小在奶奶的精心传授下学会唱潮州歌册,又机缘巧合,在汕头造纸二厂工作时遇到一位下放到工厂劳动的老教授,教她学习了潮州十五音和八调。杨佩华后来从事钢琴教学,精通音乐韵律,又懂得潮汕古韵,得天独厚的艺术条件,使她在潮州歌册研究方面有很多独到见解。她分别于2014年、2017年被认定为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歌册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潮州歌册非遗传承人,杨佩华可谓是不遗余力。多年来,她定期开办免费潮州歌册培训班,成立潮州歌册说唱团,走进中小学和幼儿园课堂进行义务教学,撰写研究文章,录制潮州歌册唱片。她在传承的过程中,尝试创新潮州歌册的演绎方式,并创作、传唱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潮州歌谣和歌册。去年她带头传唱《我无名,中国人》等歌册,宣传万众一心抗疫的感人故事。难能可贵的是,她所做的一切都出于公益目的,不但不收取报酬,每年还要为各种传承活动贴上自己的积蓄。仅这次新专辑,就花去了两万多元的制作费用。

原汁原味唱歌册,计划录制十张专辑

对于为何要倾尽积蓄录制歌册唱片,杨佩华告诉记者,虽然潮汕地区以及东南亚也有一些潮州歌册的传唱者,有的录制了音碟,但她觉得不是很正宗。为了将正确的唱法传承下去,她在2013年首次走进录音棚,录制了第一张古板潮州歌册说唱专辑,这一专辑共收录了《龙井渡头》和《三义女》两部歌册,其中的古韵、传统唱腔、感情投入等多方面均受到潮学界专家的好评和肯定。《龙井渡头》专辑还获得第六届潮学奖三等奖,作品被北京图书馆、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多个学术权威机构收藏并录入数据库。此次录制专辑,唤起不少中老年人的童年记忆,更引起年轻人对潮州歌册的兴趣,这让她觉得录制唱片是非常有效传承潮州歌册的方法,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对杨佩华来说,老一辈传承人相继离去,尽可能完整地保留这些古板歌册,是迫切的使命。“再不记录下来,就要失传了。”杨佩华准备在有生之年自费录制并发行十张歌册专辑,将当时潮汕地区流传较广的经典歌册,原汁原味地演绎下来,让后来人随时欣赏传唱,使潮州歌册的传承后继有人。

《手布诗》是一首在民间流传广泛的歌册作品,同时也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侨批文学作品,描述了留守侨眷的相思之苦,以及过番华侨的种种艰辛,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共鸣,是潮州歌册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此次录制《手布诗》,她一鼓作气,前后忙碌了三个月,终于完成了新唱片的录制。

创新演绎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潮州歌册是民间妇女在“闲间”随时随地即兴清唱,没有曲谱,更不会有音乐伴奏。前两辑唱片中,杨佩华以清唱的形式演绎,而且录制的是音碟。这次录制《手布诗》等作品时,不但采用了影音形式,还加上音乐伴奏,让人耳目一新。这些曲谱都是杨佩华的女儿赵晓雁根据母亲的即兴清唱进行记谱和制作而成的,是杨佩华对潮州歌册大胆的创新演绎。

为了培养更多年轻人对潮州歌册的热爱,杨佩华鼓励小女儿赵晓雁加入歌册的学习与保护行列中来,母女联手共同开展潮州歌册的推广工作。学声乐专业的赵晓雁受母亲的影响,对传统文化艺术也是一腔热爱,她帮助母亲将潮州歌册记谱,使部分歌册有谱可依,降低传唱难度。她还将谱写好的潮州歌册旋律带进课堂,帮助学员更快掌握;还一起尝试了潮州歌册的表演形式,用现代乐器进行伴奏,让潮州歌册表演一改没有伴奏的传统。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尝试和练习,这次录制新专辑,杨佩华决定采用女儿创作的曲谱加上伴奏,大胆创新潮州歌册的演绎形式。

杨佩华认为,潮州歌册作为一项古老的艺术,要想传承下去就必须与时俱进,在保留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在表演形式等方面要有所创新,适当加入流行元素作为引导,才能尽可能吸引年轻人来学习。《手布诗》的伴奏,有着古风的韵味,与潮州歌册的古韵相互应和,让歌册听起来更有感染力,更容易让喜爱古风的年轻人所接受。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刘文菊对杨佩华创新潮州歌册的演绎方式大加赞赏。她认为,虽然加上伴奏不是潮州歌册演绎的原来面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板歌册的说唱在流传过程中是允许这种艺术创新的。她对记者说,收到专辑之后,她将其中的一小片段发上网络,引起强烈反响,除了老一辈听众,不少90后、00后听众也是“一听倾心”,效果非常好。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