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宁市流沙北街道白沙陇村是揭阳秦姓的一个较为集中的聚居地,位于练江支流流沙新河普宁市区段西北岸,人口5600.明宣德年间(1426~1435),福建移民迁此垦荒,后创村于堆积白沙的河床上,因称为白沙垅,后改为今名。初时有赵、郭、卓、巫、洪、傅、吕、陈、秦、胡、卢等11姓居民聚居,一段时期之后,赵、洪、郭、卓、巫、傅、吕诸氏皆先后迁往原籍或他处,今有秦、卢、陈、胡、肖等姓居民聚居,其中秦姓居民最多,占7成。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楼房,少量贝灰三合土结构平房。居民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地处普宁主城区,有大酒店、旅社、中草药市场等经营、服务行业,以及制衣、塑料、建筑、装饰、印花等企业。并有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各一座。是革命老区。流沙大道、赤华北路、南平路和白沙陇路经过村境。 秦氏祖祠位于流沙大桥西北100余米处,即今流沙粮管所办公地址。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由白沙陇秦氏始祖秦敦良兴建,面积约1300多平方米,为三厅二天井,古朴大方。其木、石、瓦等建材之优质,结构之牢固严紧更为邻近罕见。清道光元年(1821),揭阳县白塔村(今揭东县白塔镇区)秦氏宗族发生变故,秦姓数十人逃难至白沙陇村寻宗投亲,被安置于祖祠周围定居,后来,祖祠附近聚居区被称为“白塔秦”,因而秦氏祖祠后来也被误称为白塔秦祠堂。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沙陇农军100多人浩浩荡荡从祖祠出发,参加普宁党组织领导的全县农民“四二三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全县4000多农军队员撤退时也在秦氏祖祠驻扎。当年8月下旬,普宁党组织调集农军300多人再一次集聚于秦氏祖祠,开展攻敌、肃反、参加攻克普宁县城战斗和准备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的工作。10月2日,“八一起义军”前敌委员会领导人周恩来、郭沫若、恽代英等人分驻于流沙基督教堂、秦氏祖祠及观音堂。12月,以何石任团长的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六团队在秦氏祖祠宣告成立。1938年起,秦氏祖祠先后成为文商中学、流沙中学、汕头市海滨中学抗战临时校址以及普宁一中分教处。1948年,秦氏祖祠成为流沙镇人民政府住址。1956年,秦氏祖祠被拆除改建为流沙镇粮所。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