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旋风虬髯怒张,鼓上蚤狂舞金蛇,花和尚虎虎生威,还有九纹龙,一丈青、青面兽等诸英雄也扮墨登上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怀”赛的舞台。 这些水泊梁山的孔武好汉,是由晋京献艺的广东潮汕地区永丰英歌队妆扮的。 “隆冬仓!”由鼓、锣、钹、螺号组成的乐队吹吹打打,煞有声势。“公孙胜”手擎一杆太极旗,坐阵观望。30余条汉子身着斑斓的古代武士装,画着梁山泊好汉的脸谱,手执尺余长的木棒或小鼓,在手擒金蛇的“时迁”带领下,踏着鼓点、变换队形,演练起来,又是套路对打,又是叠罗汉,场面热烈而又粗犷。 怒目,呐喊、棍棒相击、亦舞亦武。似乎只有苍凉、雄劲、凝聚了黄土地厚重感的陕北腰鼓才能与之相媲美。 与眼前图景格格不入的是,早年间,潮汕的男子奉清秀为美。那时,妇女是家庭的主要劳力,男人们闲来无事,用酒盅大小的茶具饮着功夫茶,浅斟慢啜,斯文之极。满清入关,反清复明运动风起。“清秀”男子们醒悟了,柔美的身姿是不能在气质与力量上与敌抗衡的。这种粗犷有力、意在培养尚武精神的英歌舞便应运而生。 英歌舞一般将梁山泊好汉聚义的片断作为表演内容,表演起来,场面恢宏、气势雄奇,故表演者要有一定武功底子和强壮的身体。此次进京的永丰英歌队都是当地高手,队里功夫最好的,被称为“第一槌”、“第二槌”的表演者更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潮汕民间有一有趣习俗,表演英歌舞身手不凡的小伙子,最容易得到姑娘们的垂青,因为他们既是“舞场”上的好手,在田地里也一定是把好劳力,这样才能成为姑娘们坚实的靠山。姑娘这种择偶心态,更刺激、激发了小伙子们,于是这也成了促进这种舞蹈长盛不衰的原因。 “第二槌”——扮演鲁智深的钟喜才,一个一身腱子肉的小伙子,他16岁开始练南拳,功底好、身板硬,又练了10年的英歌,便成为英歌队的灵魂。有旁观者问他是否婚娶?他憨笑道:“已经成亲。”“漂亮吗?”队友插话:“是乡里数得着的美人。” 原载《中国体育报》1988年8月10日第二版。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