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北部山区8镇钟、邓、赖、何、廖、简、熊、尤、游、涂、蓝等40姓氏,祖源大多来自宁化石壁。
    翻开潮汕各个姓氏宗族谱牒,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即潮民先祖,大多来自福建莆田。故向来被认为:潮民先祖从中原经闽入粤,莆田便是中转站;但作为潮汕人口构成占相当部分的客家人,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变迁,有一部分转而成为讲潮语的潮人。客家人入潮,他们的祖先,则多来自福建宁化石壁。
    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今“石碧乡”,唐时称“玉屏”),据史载:其地据闽赣要冲,客家先民,大抵本自中原南下徙赣,再由赣徙闽,复由闽迁粤,其与宁化石壁发生寄居关系。石壁乡被公认为客家人的摇篮和南迁中转站,由此播迁到海内外的客家姓氏达160个之多,故海内外客家后裔修族谱,有百分之八十称先祖来自宁化石壁。
    杨成武将军为石壁乡题写“客家祖地”,香港知名人士姚美良先生则题写“客家魂”,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为石壁的“客家公祠”题写匾额,在公祠祭祖大殿上,共摆放着127姓祖宗神牌位。《客家公祠碑记》云:
    “宁化石壁,钟灵毓秀,客家发祥于此,客家民系长于此,由此拓展,达四海,衍五洲。心系根兮,魂系故土,拳拳赤子心,依依故乡情。兴客家总祠,聚列祖列宗英灵于一堂,振客家之雄风,是客家精诚团结的象征……”。
    所以,宁化石壁,历来被认为是“客家摇篮”,“客家祖地”。
    据客家学研究认为:面向潮汕平原,背靠梅县山区这100多公里狭长地带的粤东山区的客家,统称为半山客,属客家民系的一个支派,主要由所居住生息的地理环境所决定,并由此形成的语言特色和生活习惯。在饶平县东北部山区,有新丰、九村、建饶、饶洋、上饶、上善、渔村、东山等8个镇,人口约20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四分之一。姓氏则有钟、邓、许、巫、罗、赖、李、丘、杨、刘、黄、何、吴、曾、蓝、廖、谢、郑、张、江、蔡、萧、王、卢、熊、沈、郭、林、简、吕、詹、余、袁、游、尤、周、朱、涂、陈等总共40个姓氏。以上各姓,多数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祖源来自宁化石壁。例如:
    钟氏:周武王封地钟离而得姓,东晋末年南迁,经福建宁化、长汀至大埔百侯,后裔再迁饶平下善钟屋,新丰大光和九村、饶洋等处。
    邓氏:其93世邓文显,世居宁化石壁禾口村。子志斋、号太乙,被粤东多数邓氏裔孙尊为一世祖。居于上善之永善管区诸村和下善的岩下,茅缺里及二善的礁坑、乌石岗等处。
    赖氏:出自周朝,以国为姓,45世祖赖朝英任汀州宁化知县,后定居石壁城田心为开基祖,其裔孙于明初择上饶上坪村置业创基,另一支创于新丰葵坑,蔡子角等处。
     刘氏:自沛县移居宁化石壁,于南宋嘉定年间,一支入饶,其裔孙刘文富创居于新丰九村,刘文和创居饶洋石井,刘文贵创居上饶等地。
    何氏:据《崇正同人系谱》载:始祖大郎(37世),后梁开平(907-910)进士,贞明间授宁化县尹。后唐天成元年(926)任满,定居石壁村,次年游旅广东,路经武平岩前,嘉其地美而徙居于此。生子5,后衍会昌,饶平……。明中期由大埔湖寮双坑迁入饶平浇洋名扬楼之何石泉为始迁祖。
    曾氏:源出姒姓,后裔徙于宁化怀德乡,明初徙至漳州平和县清凝里(今九峰),清初,平和九峰世系一支派迁入饶平上饶埔坪,另一支派迁饶平建饶锡坑,城下,后裔再迁台湾及潮汕各地。
    蓝氏:畲族,居宁化石壁,迁漳州,有蓝庆寿从漳州移居大埔湖寮下坜村茅坪开基创业,迨明嘉靖间由蓝宽始再迁入饶平今蓝屋村定居。
    廖氏:出自周朝廖国,世居河南中部地区,黄巢起义后,为避战乱,迁宁化石壁,后裔一路南迁,于明洪武年间(1399- 1402),支派再由福建龙岩永定坎市迁至饶乎新丰深东里杨,为饶平廖氏之发祥地。
    萧氏:出自周朝萧国,三次南迁,元初至宁化石壁葛藤凹,再徙今大埔县松源都,元末时又迁居今上饶萧屋开基。
    简氏:据饶平简氏族谱续:元朝顺帝至顺年(1331),10世简居享游学入饶,在今石中村简厝村置田建屋,为入饶简氏始祖。
    以上仅以10个姓氏为例,其他从略。
    (本文资料来自《饶平客家姓氏渊源》)  

你是本文的第160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百家姓》
作 者: 余构养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