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恒”字普通话héng人们不会读错,可用潮汕话读时,好多人读为“sion5 (常)”。查遍所有的潮汕音字典,却只有两个读音:hêng5(形)、huêng5(衡,潮阳、潮南、澄海等区读音)。 有查过字典的朋友就曾问笔者,误读为“常”是因何而来?从何开始?又是如何“深入人心”的? 考证这个错误的出处,还得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一段帝王避讳历史故事。 先谈谈一下何谓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一种现象,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通常采取的办法便是改名。电视剧《琅琊榜》中,靖王的母亲静妃从一本《翔地记》的批注中发现了刻意避去“溱潆”地名的秘密,因为这名字既是地名,也是含冤死去的林殊母亲的名字,避此讳者当是这名字的后人,所以就判断梅长苏就是林殊。 一般百姓对长辈须避讳,对皇帝的名字就更须避讳啰。 公元前180年,临朝听政了8年的汉高后吕雉病逝,汉高祖的第四子代王刘恒被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人从代王国(都城在今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西南)迎回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继位为第5位皇帝,史称汉文帝。刘恒当上皇帝,天下须避天子讳,凡带有“恒”字的地名、人名,必须更名。因“恒”的意思是持久、经常,山西境内的恒山郡,便在当年被改为常山郡。 恒山原来是一座山名,今天的“五岳”中的北岳即是这个名字。恒山的得名,跟“常”有关联。《风俗通》载:“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意思是说,这山在北方,万物都伏藏于北方,有常态,因此称为恒山。一说恒山因山势为横向,“横”“恒”音同,故名。战国末年,秦灭赵国,不久在恒山附近设置恒山郡。据《史记·封禅书》载:“(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始皇复游海上,至琅琊,过恒山,从上党归。”这恒山,既是山名,也是秦代一级行政区郡名。 不单恒山改为常山,连文学典籍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一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也因避讳,改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史学家司马迁著作《史记》时,一概将“恒山”改为“常山”。上面引用的那句有关秦始皇的话,大概是引自秦代的《封禅书》内容,司马迁才没有刻意改为“常山”。 到了汉末至三国时期,出自常山郡的赵云,成为名飘青史的风云人物之一,他的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更成为后来明清文学名著、说书的经典语言。“恒”改为“常”,在历经多年的避讳、先秦典籍名句改字,以及后世文学名著、说书人口语等多方的“敲打锤炼”之后,人们的意识之中,基本就形成可以置换的概念。加之字义上,“恒”“常”是同义词,于是一些潮汕人就把“永恒(形)”读为“永常”了。
|
你是本文的第83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9、23 作 者: 蔡逸龙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