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嗜饮工夫茶,无论百姓家庭,还是坊间商铺,甚至办公场所,必备茶具。滚水升腾,茶香扑鼻,是你在潮汕街道上所见所闻的常态。曾经有记者对汕头市民进行调查,每个家庭月消费茶叶大约2斤,潮汕三市人口以1200万计,每个家庭约4人,月消费茶叶即600万斤。再乘以12个月就是7200万斤。这是个令外地人“惊呆了”的天文数字。由于嗜茶成俗,也产生了许多与“茶”有关的词语和俗语。最让外地人啧啧称奇的是潮人不把茶叶当“叶”,而是当“米”,把茶叶叫“茶米”。与之相匹配的街头景象是“茶铺加(家)过米铺”,每一条街上都有卖茶叶的商店,有的地方可以说鳞次栉比,而且规模不小。常常在一起品茶的茶友叫“茶客”或者“老茶客”,品茶有一定水平的叫“茶脚(咔1)”或者“老茶脚”。在潮汕大地,“吃茶去”不是禅语,而是普通老百姓相约喝茶的招呼语,用潮汕话说就是“来食茶”,还有更加民俗化的“来滴茶”或者“来敲(咔3)茶”。潮人喝茶,喜欢叫上两三朋友一起品尝。尤其是得到好茶叶时,更要请平时一起喝茶的老朋友一起分享,所以便有了“茶三酒四踢跎二”的谚语。事业干得好,人有出色,潮汕话赞之曰:“有茶色!”潮人也把工夫茶作为待客之俗,不仅仅是“寒夜客来茶当酒”,而且是一年四季的每一天均如此。就是酷暑30度以上,客人来了,也照样给您敬上用95度以上开水泡好的热腾腾的茶。民间谚语云:“客来主唔顾,不是好家厝。”所以,不管茶水厚薄浓淡,有客人光临,递茶敬客是一定要的,没有茶是万万不能的。
    潮人形容茶汤的浓度,清淡为“薄”,浓厚为“厚”。我的老师、中山大学黄家教教授早在1988年就在《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上发表《潮汕方言“厚茶”考释》一文说,“潮州人喜欢喝茶,泡茶的功夫尤其讲究,故有‘工夫茶’之称。潮州方言称‘浓茶’为‘厚茶’,同此说法的还有福建的闽南各县以及闽中的永安。把‘浓茶’说成‘厚茶’,相对的‘淡茶’就说成‘薄茶’。用物体的厚度来描绘液体的浓度,这是古已有之的语言现象。按《说文解字》‘酷,酒厚味也。’酷从酉,酒厚味也,意即酒的味道甚浓。酷极言酒的浓度,扩伸到程度深的意境,‘酷爱’便是‘厚爱’非常疼爱。再看‘醲’字,《说文解字》‘醲,厚酒也。’仍以厚来描绘酒的浓度很足……‘浓’与‘厚’可组合成为同义并列的‘浓厚’;‘淡’与‘薄’可组合成为同义并列的‘淡薄’。由此可见,‘厚’可以用来表示‘浓’。”
    沿着黄家教老师指引的方向,对“薄”“厚”作“淡”“浓”解再做补证。
    薄,潮汕话除了有跟普通话一致,指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的义项之外,还指液体的浓度低,饮料的味道淡。如:“撮农药咔厚,个伊透薄(这些农药的浓度太高,把它兑稀一些)。”又:“茶咔薄了,着换茶米了(茶水太淡了,得换茶叶了)。”“薄”从先秦到唐宋都有指液体浓度低、味道淡的意思。《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汉·刘向《新序》卷四:“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三:“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宋·康誉之《昨夜录·杨氏三兄弟》:“酒味薄而醇,其香郁烈,人间所无。”《说文解字·酉部》:“醨,薄酒也。”《广韵》平声支韵:“醨,酒薄。”潮汕话除了酒、茶浓度低可以叫“薄”之外,其他如药液等亦如是,所指范围有所扩大。
    厚,潮汕话除指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之外,还指:1、液体的浓度大,味浓,例如:“工夫茶咔厚,别块人无乜敢食。”2、多,密度大,例如:“蠓过厚,有蠓熏抑无(蚊子太多了,有蚊香吗)?”3、亲密,例如:“茶薄人情厚。”
    厚,古代有指味道浓的义项,《韩非子·扬权》:“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列子·杨朱》:“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文选·七发》:“饮食则……腥醲肥厚。”李善注:“厚酒肥肉。”《说文·酉部》:“酷,酒味厚也。”《广韵》平声钟韵:“醲,厚酒。”今普通话在一些成语中,也保留了古汉语的说法,“深情厚谊”、“厚此薄彼”、“厚博亲疏”等。
    由此可见,“茶薄人情厚”的“薄”和“厚”是保留了古汉语的词义,而非一般的乡谈俗语也。

你是本文的第69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1、18
作 者: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