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潮音白读为hiun5,文读为kiu5,潮人指棉袄或袄。唔,潮音读m6,义“不”。放,潮音文读为 huang3,白读为 bang3,读文题这句俗语时应读白读bang3,义为撂置,放下,脱下。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这句潮汕俗语望文生义的解读是:在没有吃到端午节粽子的时候,身上穿着的破棉袄还不想脱下来。按含义解读:潮汕地区的天气有些怪,尽管已经立夏,天气很热,但气候多变,往往日间赤日炎炎,夜间忽然一阵北风,天气骤变得寒气凛冽如严冬。因此,在端午节未到的时段,防寒的衣物不可无,只有等待过了端午节,气候才稳定,冬天的衣物才能完全收藏起来。这句俗语,是一代代潮人经过长期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屡试不爽。很多年前的一个初夏天,古吧家中来了两位客人借宿。客人是一对叔侄,来自揭阳炮台。当时天气正闷热,男人都坦胸赤膊,而客人中的叔叔阿山叔竟然还带着一个棉袄,古吧觉得稀奇,他的侄儿阿尾也取笑他。阿山叔不觉得难堪,却一脸的惊慌失措,问阿尾:“我再三吩咐你出门带个裘,你没带?”阿尾道:“日头曝死鬼,出门背个裘,不被人家笑死?”阿山叔摇头说:“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他指指天边继续说:“天脚浮红,半夜变凝。”(凝,此处潮音读ngang5,与“言”同音,天气寒冷之义。)果然不出阿山叔所料,当晚半夜起寒风,次日气温骤降冷如冬天,阿尾单件短袖衫难以御寒。当时每个人口每年只限额1.5市尺布票(1963年以后每人每年增至布票1.36丈)可购纺织品(只能购一件成人背心),衣物是紧缺物资,人人自顾无暇,亲戚间难有多余衣服可借。阿尾当时的困态可知。最后还是古吧的父亲设法为他解困。 古吧佩服阿山叔,能看出“天脚浮红,半夜变凝”,但怎样看“天脚”呢?古吧很想向阿山叔请教,但阿山叔已死去多年,古吧无法起古人以问。遗憾。 且如今年5月底至6月初这几天的天气,真的应了“未吃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俗语。热气腾腾的气候,几个小时后,却变成“天气晚来秋”的节候。这种变化,有几次气象部门还没有测出来。现代仪器探测,有时竟不如阿山叔的“肉眼看天边”准确? 阿山叔们的经验,值得传承。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