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吧所居的住宅楼搬进一户说潮汕话的农民工。一日,古吧在楼道碰见这户人家的主妇和她10多岁的女儿。女儿对母亲说:“妈,天气快转热了,我连一件像样的裙子都没有。”母亲哀叹一声,道:“奴呀,能将就就且将就吧。我和你爸每月这一千多元的收入,三分四拆,哪有钱给你买雅衫买好食的?爱穿等嫁,爱食等生。” “爱穿等嫁,爱食等生”,这是一句古吧久违了几十年的潮汕俗语。也是古吧很不愿意听到的一句俗语。这句俗语以标准音的解读是:女孩子想穿得好,必须等到出嫁当新娘的时候;想吃得好,必须等到生孩坐月子的时候。这句俗语出自何时何典,古吧尚未考证到。第一次听到是在40多年前。那一天,在潮安乡下务农的30多岁的表兄兴冲冲赶来我家,告诉我们他终于找到老婆了,要求我们支持他一些布票和钱币。他说:“女方要求多做几件衣服给她。她说,‘要穿等嫁,要食等生’。我不好回绝她。”母亲说:“应该的!应该的!”说完慷慨解囊相助,让表兄高兴而来高兴而归。表兄嫂婚后三四年才生孩子,是时古吧也成为中国农民大军的一员。那天,古吧接到母亲来信。母亲在信中告诉他,表嫂生孩子了,表兄来求援。可惜家无长物。母亲要求古吧帮助表兄嫂一下。母亲在信中强调说:“要穿等嫁,要食等生。你表嫂坐月,营养要足,你一定要设法帮帮他们。” “爱穿等嫁,爱食等生”这句俗语,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于潮汕地区广泛流传着。田野间,村头榕树下,人民公社的女社员谈着聊着就会冒出这句话;城市的街头巷尾,家庭妇女的闲侃,工厂的车间里,青年女工的世情话,都会将它作“话引”,并有些姑娘“活学活用”。古吧当年听到一位农妇哀怨的诉说———农妇的长女木叶刚满18岁,就对母亲说:“该给我找个婆家了。”母亲惊愕瞪着她。木叶对视着母亲眼神摆弄着自己身上的破衣服说:“爱穿等嫁呀!”饭桌上,木叶又对父母说:“我想我还是应该早点嫁人!”父亲和颜悦色地问:“究竟为什么了?”木叶说:“一年吃不到三次肉,我饿怕了!爱食等生呀!”“爱穿等嫁,爱食等生”这句俗语给古吧的印象是黑色、无奈、心酸的。所幸,这句俗语似乎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潜影遁踪。几十年过去了,古吧蓦然间又听到这句俗语,好不伤心。审视一番,现今果然还有“爱穿等嫁,爱食等生”的姑娘。不过,不同的是,这种现象在过去是社会性的,现在仅是个别性的。 古吧将这令人心酸的现象告知妻子。妻子默不作声,从衣橱里翻出几件还很新很好的女儿的衣物,装了一大袋,叩开那家农民工的门。古吧将这令人心酸的现象告知邻居大邹,大邹亮起嗓门吩咐他的夫人:“明早买一袋米,一罐油,一条草鱼给他们送去。” 古吧相信,只要邻里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令人心酸的个别性现象一定会消失。 但愿“爱穿等嫁,爱食等生”这句俗语永远成为历史。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