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厮量”的词义,相当于汉语的“讨价还价”。其意指的是旧时买卖东西,卖主要高价,买主给低价,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接受任务或举行谈判时提出种种条件,计较得失。但是,潮语的“厮量”,用得最频繁、最主要的,则用在买卖时的讨价还价上。“厮量”是一个由“厮(读为眼思演)”和“量(读为眼娘演)”组成的合成词,是潮语活用汉语的一个例子。在汉语里,“厮”除了有“古代剥削阶级对服杂役者的蔑称”和“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外,便有“相、互相”之义,如宋代欧阳修的《文忠集·渔家傲》词:“莲子与人长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和无名氏的《马陵道》第四折:“做下八面埋伏,准备擒他,看这一场是好厮杀也。”“量”便有“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和“估量”、“商酌”等相关的词义,例句分别为:《汉书·枚乘传》的“石称丈量,径而寡失”、《资冶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的“孤不度德量力”和宋朱熹《朱文公集·有怀南轩老兄呈伯崇择之二友》的“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等。潮语的“厮量”正是取汉语上述有关的词义“相互确定(价格)”和“互相估量”、“互相商酌”来指代买卖双方,一方的“讨价”,另一方“还价”的。由此可见,潮汕方言是承袭汉语的,特别是古汉语,但在援用上是有所创新(即活用)的。

你是本文的第2572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7-01-31
作 者: 林树源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