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阳英歌渊源、流派特点,我们在《潮阳英歌概述》(中大出版的《广东民间文学论文集》)已讲过,这里谈潮阳英歌的形成与发展:
一、潮阳英歌的形成
l、与祭祀驱邪相关。 从出土的新石器、铜盂孤山晋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中的傩文化与祭祀为英歌渊源重要部分。 潮阳背山临海,环境险劣,灾害屡见,限于条件无力抗击便产生拜物教,祭祀祈求消灾弭祸。如唐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韩愈派人来今悔门镇之大湖祭神,有”吹击管鼓侑香洁也”,明嘉靖卅六年,“鬼物(马精)奔腾附行”“吾邑烽火不绝.炮鼓之声相闻。”今英歌表演者面脸谱应是祭祀傩舞面具简化,南山英歌前棚有击小鼓.至今英歌仍参加游神驱邪,说明英歌形成与祭祀驱邪有关。 且潮阳也祭祀双忠烈,”邑城每年二会双忠会有锦衣舞马之欢”.今英歌后棚有拍布马是否形成于兹?但英歌游行、英雄气质与兹可算一脉相承。 再有儒家祭孔。方志载:“用舞生三十六人”“左手执签右手秉翟。舞者用簇节二架朱竿龙首衍五色线九节舞长执之以缀兆疾徐行立追止之则以道舞焉者。”今英歌队员执短木棒是否来之签翟!耍蛇者指挥队形变换是否受 祭礼导舞启发而形成,极有研究价值。
2、闽地文化西渐影响。 宋元开始,闽地文化西渐潮汕以至潮阳。宋元潮州、潮阳闽地它员最多.此后闽地又为种族大迁移中转站,仕宦者与移民来此者将闽地文化带来潮阳。称为有唱的西胪尖山英歌(`97潮阳英歌艺术节该队或许仓促未表演英歌唱的部分),在队员执小鼓、碎步表演,据考来源于莆田花鼓舞。而莆田为潮阳好多姓氏发源地,甚至有的寻根至打铁巷。可见闽地文化西渐是潮阳英歌形成的重要因素。
3、戏剧、民间舞蹈为英歌形成条件之一。 明朝时,”潮阳俗尚戏剧”,有舞台、土台,也有做”涂戏”,唱英歌前身应是说唱,后来为游神赛会适合行进形成英歌这样情绪舞蹈。方志载:”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自为侪伍,妆演方阵迹,迎神衍巷,”“为赛神灵沸管笙签,衣香簇影满春城。”今英歌之前列扮人物表演,后棚的潮剧片段如《桃花过渡》、《双摇槽》《仙公仙母》、民间舞蹈《打鸟记》、武术表演等可谓熔舞蹈、戏曲、武术于一炉矣。
4、英歌流派的形成 由于历史原因、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潮阳英歌形成慢板、中板、快板三大类别,其中: 慢板:打法有三、四槌,槌长1.6至1.8尺,每击一组槌有一次旋糙,俗称”醉槌”。锣鼓配套有低音大战鼓、铜锣、苏锣、大小钹,发音节奏缓慢,好似宫廷官员出巡或游神鸣锣开道,大战鼓和苏锣发出音响又有古典宫廷特色,表演无宋江、时迁(耍蛇人)等梁山好汉脸谱,也就是未受《水浒》戏曲影响。所以慢板英歌是由祭祀舞蹈和民间舞蹈融化而成,是潮阳英歌最早流派类别。 中板:槌长57公分,比慢板短,比快板稍长。打法有5、7、8、10、11、l3下分别组成,每组有二至二下平肩向外360度旋槌,舞步以南拳中的大战马为基础,平肩向外横转槌,配轻快、活泼的中鼓、铜锣、大小鼓,表演灵活机动.可以边行进边表演。其中司鼓兼指挥者化妆为宋江。从方志记载以及明朝留下文字看,潮阳当时复城隍置社稷兴学建庙甚多,吸收民间艺术、戏曲、武术而形成中板英歌. 快板:槌比中板英歌稍短,仅1.2尺,队员一半执手鼓,执小鼓槌扣击,锣鼓配套是由潮州大锣鼓、斗锣、大钹、钦仔组成。表演者画梁山好汉脸谱,表演形式、技法、套式、图案变化错综复杂,动作灵活、节奏快速,气势波澜壮阔。且有后棚小节目表演。从舞蹈生态学观察,大南山区山民亦林亦农,条件艰苦,劳动负荷重.文化活动缺乏,又因阶级压迫深重,屡次发生农民起义,英歌流传至此节奏加快。又因社会发展.各种文艺形式臻熟,无论音乐、戏曲、民间舞蹈、武术.好多融化进英歌来,加上外来文化传入,形成了快板英歌。
二、潮阳英歌的发展
l、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数百年来的生产力发展,民俗活动需要.英歌表演不断丰富提高,在实践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慢板英歌.仅在古城、城廓风尚、井都湖西、海门湖边一带,发展虽慢,却着重反复加工刻划既有东西。`97英歌艺术节的岭东英歌队表演,节奏自由,动作稳健、朴实、庄重.淋漓尽致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英雄威武气魄风貌。 中板英歌,因司鼓边打边指挥队伍的前进或图案变化,原锣鼓技法比较简单。后来金浦出现排字英歌,棉城五联出现新七槌英歌,其锣鼓配套则在原来基础上,加进了潮州大锣鼓的几面斗锣和一个钦仔的另一种配套。潮阳市’97英歌艺术节参加表演的好几土队伍则在图形、套式上又揉进部分新的内容.显得更为灵活,富有生气。
快板英歌变化最大,发展分为南山武派、文派与对打套式派。其中南山武派队员执槌鼓各半,舞者动律为竖的动向,白腹部至头上角360度。旋槌,生动活泼,体现上山擒虎、下海斩蛟的威武气势。如两英、谷饶、西胪一带多为这种样式。南山文派与武派不同之处是表演套式中有”渡江”舞蹈场面.单手或双手执槌举于头上自由摇动,脚则用较自由的碎步,并有跳下船的姿势.似演梁山好汉攻大名府凯归故事。现时仙城、陈店、司马浦镇均采用这个舞派,对打套式派则是193l年后之产物。其年贵屿”三和兴英歌班”前棚取消打手鼓,据拳师陈卓三传授南拳设计“落女”“对打”四个套式,组成新型对打套式派,熔进武术的英歌轰动潮汕。1953年西歧英歌队请峡山周修兴教练传授“单打”“对打”八个套式,1970年,青年教练洪乌仁从南拳”散手”中选择大战马、割腿、大铁夹、弓步、三角马等步法,吸取通天滚手、玉人照镜、老树盘根、利刀削竹、背棒、山中擒虎、燕子翻身、截虎干字、连环扣手、双龙把月、魁星踢斗、雄狮开口等打法,重新设计单对、对打、二人打、四人打,编成上、下各八套打法.改横外向旋槌.勇烈刚劲.此后又发展至三十套式.有蝴蝶、梅花、八卦阵等十多个表演图案、熔舞蹈、戏曲、武术于一炉,多次外出表演.特别是在”中国舞蓉城之秋”获三面锦旗殊荣。永丰英歌队既吸取了对打套式、中板英歌等其他流派风格特点,又保留传统韵味,形成古朴优美、粗犷勇猛、气氛热烈的新型对打套式派;上京参加全国艺术院校第二届中国舞”桃李杯”赛,饮誊京华。 从以上各流派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只要继承传统,敢于推陈出新,潮阳的英歌就愈来愈精彩.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各类流派不能硬搬以至生吞活剥,失去原来风味。
2.英歌走向舞台的探索 建国以来,由于内外演出需要,尝试将英歌搬上舞台.许多艺术团体作积极探索,仍未获成功,原因之一是搬上舞台几个人表演难以体现广场群体表演的气势如虹、勇猛、刚劲、雄浑的气质;其二是难以将英歌诸多流派风格揉合于一起;其三是各类别英歌槌长短不一。到底哪种适合舞台表演?最后如果单取一个流派又缺乏典型化.未能很好体现英歌的魅力.观众最后可能认为还是不像.对此,还需再行组织力最探索.填补上舞台这项空白。
3.英歌走进校园 在英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女英歌、少年英歌,这些和成年英歌、老人英歌遍布城乡,从而使我市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美称。其实,英歌早已走进校园,城乡一些学校为了参加节日文艺游行,纷纷组织过学生英歌队。如贵屿华美、龙港、棉城的凤南、凤北、在城的几所学校以及西歧等学校都曾组织过英歌队。
我们认为:青少年是英歌舞未来的希望,为使这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能得代代相传,为了提高学生的健美水平、培养学生的英雄气质,我们应当积极组织、倡导英歌走进校园。为此,北京舞蹈学院、广东舞蹈学校专家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编印教材,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去做这一有意义的发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