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雅·释诂》:“悦,喜也。”,《广韵》:“怿,悦也、乐也。”《说文·段注》:“说释”,即“悦怿”。表喜欢、愉快。 《诗经·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静女》是东周时的一首民歌,写一对青年男女相悦而幽会的情景。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赠物来表达爱情。“彤管”,不是笔或乐器,是“荑”一类的小草;“炜”,有光彩;“说怿”即“悦怿”后演化为“相悦”,都表欢悦、愉快之意。这位女子是牧羊女、她从牧场带回一支荑草赠送给对方,作为传情之物。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称:“‘彤管有炜’是双关语,是这位男子借赞美荑草来赞美他相悦而约会的女子,并不是这荑草有什么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陈子展在《诗经直解》指出:“‘说怿’即‘悦怿’后演化为‘相悦’都表达男女之间在邂逅之后,一见钟情而互诉心曲,共表爱慕,相与而乐的比喻词”。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夫说之必求之,可见而不可求,慕说益至。”意思是:相悦,就是一定要追求,对于欢悦而不能得到的,彼此慕悦更不甘舍弃追求。 《孟子·滕文公下》:“夫说,而不待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意思是:由于相悦,而不等待父母允许,媒妁说亲,偷偷地钻洞穴缝隙互相偷着看,甚至越过围墙私奔…… 古住今来,由于“相悦”而拨动追求美好爱情的心弦,只追求形貌佚丽,情投意合,而不以财产门第为附加条件,看重心灵性格的契合,故有相悦成病、相悦私奔或相悦殉情的动人故事。 潮语方言,不乏从诗经中承流接响,受其沾溉。潮语“相悦”一词可谓是从《静女》“说怿”一词演变而来的。“相悦”和“悦怿”都表达一方愉快,另一方也愉快,相与而乐的欢悦心情。例如潮语有这样表达;①伊二人很祖妊、是祖悦而结为夫妻的囤伊人不顾父母反对、相悦终成眷属;③陈三、五娘是相悦而私奔的;④祝英台是与梁山伯相悦而殉情的。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