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绑糊贴 古味盎然——林震的彩扎工艺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彩扎是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统工艺之一,也是综合性的手工艺术品。在汕头彩扎行业中提起林震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可谓大名鼎鼎。年逾五十的他是原汕头华坞村(现为华坞社区)“永成”号彩扎店(1965年改为“侯记”)的第四代传人,从小耳濡目染,七岁开始随祖父、父亲学艺,由于家庭贫困,十二岁便开始随祖父、父亲走南闯北“糊衣”、扎花灯、纸花、纱丁,从煮糊浆,搓纸丁、修竹片、矩折竹蔑,到行糊手法、用纸丁捆绑粘接、绘画、剪纸……,练成了这门传统彩扎拿手技艺。日前我慕名来到 “林震民俗文化工作室”参观,他现场为我演绎了这指尖上的艺术制作过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眼界大开,让人为之赞叹不已。
    彩扎早在唐代已开始盛行,宋代已发展到极盛时期,明、清以后,彩扎工艺在大江南北迅速发展开来,艺人们用竹篾作骨架,纸为皮肉,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可以扎制成各种飞禽走兽和广为流传的戏曲故事,多用于红白喜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用料上也由过去仅用纸扎发展成为使用丝绸布料等,使之更加富于表现力。彩扎工艺在潮汕地区,历史悠久,除了单纯为“丧葬文化”服务的传统的“糊衣”外,风筝、花灯、灯笼、纱丁,以及民间年节舞龙、舞狮的道具等等都是属此工艺,它拥有繁复的工艺,用料考究,工艺流程也较复杂,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花灯在潮汕地区民俗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据有关资料记载,始于明朝,花灯水平可与京师媲美,民歌《百屏灯》也佐证了潮汕花灯的繁盛。今欣赏的是林震用纯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花灯,一盏盏走马灯、莲花灯、六角宫灯就在眼前,以竹为骨、纸为肉、灯为气、会旋转的走马灯来说,点灯以后热力造成气流,令纸轮转动,灯屏上即出现物换景移的影像。整盏灯集破篾、纸丁缚绑、彩绘、剪纸、裱糊、装饰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全靠竹篾和质地不同的纸,以大小剪刀、铲刀、画笔等为工具,真的是考功夫、见功底。瞧!林震先构思设计花样,选用以梅州、福建的中绿竹为原料,挑选较长且厚度均匀,质地既软又有韧性,竹皮(竹青)加上竹肉一起劈剖成扁平的竹篾,再依据需要的宽度进行劈修;后将竹篾矫直,便于矩和折成形,此时需要用力适当,否则就会折断或扭断。紧接着便用“棉层”纸搓成一条条纸丁,缚绑时左手拿着竹骨架,虎口上还得留一堆糊;右手拿起一条纸丁,并将一头含入口中沾唾液,进行缚绑后将其粘于竹篾上,此后纸丁尾才用糊粘贴。随后就在扎成形的竹篾骨架上裱糊原先已裁剪、彩绘、渲染的纸,并逐步在上下、左右糊贴上各种剪纸、线条,再装饰上纸花朵、纱丁、吊穗等,配上灯光就算是完成,一盏色彩艳丽、装饰繁缛、极具审美趣味的“走马灯”就呈现在眼前,令人击节称叹。这说起来就几句话,似乎很容易,但实际扎制过程中须讲究篾路的施行,扎篾空间结构的细密精巧,要求极高,经几十道工序才得以完成。如今大多数是用竹、木、铜、铁、铝片条等为原料,扎出物体的骨架,再选用丝、绸、缎、绫、绒布等作为外面贴料,用乳白胶、热融胶等进行粘贴,像林震这样按传统工艺来扎制的已是极少见,真是非能工巧匠不能为之。说起林震的彩扎工艺,还得提及他的父亲林先铭(别名“亚侯”),生前在省二建公司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制作的多角灯、宫灯,代表单位参加在中山公园举办的花灯展览。他正是得益于祖、父辈相传,数十年一直守护着这门传统技艺,成为彩扎工艺行业的佼佼者。
    一盏花灯点缀上朵朵的莲花、玫瑰花,显得格外美观,独具匠心,在这里还得说一下纸莲花的制作。林震先用纸剪出花瓣的形状,然后染上颜色,在纸片还湿未干时,用一圆木条滚压成弯曲形状,同时用双手左右向中间挤压,使之形成的皱纹似花瓣的纹理。拿出来后还用手指将一端捏束,这样就使其保留原状,不会变形。一片片颜色深浅不一的花瓣组合成一朵朵绽放的莲花,太美了!真可谓耳闻为虚,眼见为实,真让人大饱眼福。

你是本文的第76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7、6、18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