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申春,我的家乡——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龙坑村,经众乡贤倡议决定重修族谱,并要我为序。下面便是我为《潮安龙坑乡庸居公郭氏族谱》所作序文—— 泱泱旺族,源远流长。 上溯西周,有文王姬昌之棠棣姬仲者,受封于虢,武王姬发再封其嗣于西虢;公元前720年,平王姬宜臼东迁雒邑,复封其后于北虢。因郭虢谐音,遂有郭姓焉。经千载演绎,如今郭氏后裔,普遍接受此说。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 至公元697年,盛世大唐之陕西华县诞生郭公子仪。公以武举累迁单于副都护、远征军使、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公率军讨伐,历尽艰苦,终于翦平安史,功威赫卓,荡沐皇恩,出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旋封汾阳郡王,尊为尚父;其八男七婿均受爵黄金印,衣锦蟒袍碧紫微,荣耀无以伦比。 唐僖宗时,子仪公有曾孙嵩偕叔父郭镕一系,由中原移居入闽,随岁月递嬗,其分流也渐次入粤入台入琼。于是,沿海地域郭公子民咸于“汾阳世家”为匾额,高挂门庭。 据考,潮汕凤廓之郭氏家庙,遵崇北宋仁宗时人郭嵩后裔念六郎公为二世祖。近千年来凤廓郭氏一脉,历经南宋、元、明、清……列朝列代之荣枯盛衰,兴亡更替,人文演进,时至今日,诚如森林群落,枝开叶展,花繁累累,业已成为旺族,而屹立于世。而潮安龙坑庸居公一族,乃其蓊郁葱茏之分枝。 时在丙申,经乡贤倡议,建立庸居公郭氏族谱,盖欲使汾阳郭氏族人,深知生身本源,克绍箕裘以继承祖业,光恢先绪以振家声,且为人类历史增添绚丽色彩也。 这篇序言正文,我是把集中点放在对潮安区郭氏一脉的来源上去切入考证的,并未顾及其它。其实,我对这次故乡新修族谱的事儿,还有不少话要说,千言万语浓缩成为一句,便是“赞赏”两字。 丁酉岁末,一册新的族谱摆在我的眼前,我浏览数遍,再一页一页细阅,童年熟悉的乡人中不少已逝者和眼下还健在者的身影,如影历历浮现眼前,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形一貌……令我回味无穷,同时,新族谱的与时俱进也让人眼前一亮。 这册新族谱的诞生,是故乡人特别是乡贤思想上与时俱进的表现,是时代精神的结晶。特别要说的是,传统族谱重男轻女,如今这点被改过来了。因在独生子女时代,不少人只生独女,若依老例,这些人的后代便未能共享合理公平,显出老族谱的缺陷。这次,经乡贤们反复磋商琢磨,最后决定,让这些女子名正言顺地登堂入室;让这些女子赢得人格自尊;让这些女子心灵得到温暖慰藉。我认为这才是时代车轮前进的必然,也是历史运行脚步的正确趋向。 最后我还要对乡贤再赞许一句,赞许他们敢于大胆改革的精神,把旧族谱对“红帽子”(当官者)和“黄帽子”(发财者)特别看重的状况改变过来,改革为对“黑帽子”(戴学位帽者)更加看重。对比新旧族谱,最明显的不同便是在新族谱附页中没再收录“红帽子”和“黄帽子”这两种人的名字,而改为收录“黑帽子”的名字。新族谱附页列出的庸居公后裔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有近300人之多,其中有博士、硕士、学士以及获得大专以上文凭者,不分男女,一视同仁,彰显出新族谱的亮丽特色,为姓氏文化和祠堂文化注进了鲜活美质。 我相信,这册新族谱定会被郭氏子孙爱惜和珍藏,代代流芳。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