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仅看这金光闪烁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木雕图片,可能不少人都会认为这是一幅很大的木雕中堂配对联的作品,当我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的展厅观赏时才悉原来中间这一幅宽25.5厘米、高43厘米,而左右两幅也各宽13.5厘米,高与中间的一个样,显得十分精致小巧。这是原揭阳县工艺厂两位已故艺术家陈成光工艺美术师(1916-2005) 和郭燕腾工艺美术大师(1908—1998)合作的,于1964年入藏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数十年来首次与人们见面,可谓一饱眼福。 潮汕地区的木雕历史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名师众多,佳构迭出,蜚声遐迩。单就主要雕刻技艺来说,有沉雕、浮雕、圆雕、镂通雕、锯通雕等,其中的镂通雕、锯通雕与众不同,独具一格。艺人们在茶橱、屏风、人物屏中的亭台楼阁及一些花板会采用锯通雕刻纹样衬底,主要起到既烘托主体画面,又显其精巧细腻的作用,保持玲珑剔透的传统特色。今赏读陈成光设计、郭燕腾雕刻的金漆木雕《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采用此技艺,在锯通雕底板上叠加浮雕的人物形象,外配黑漆木框。中间主体表现的是孙悟空大战天兵神战画面,因为不是镂通雕,所以受材料、层次及空间限制,设计上采用以一当十的手法,画画上虽然仅有五个人物和两只坐骑,但突出表现孙悟空与天兵天将厮杀的场面,加之其它云朵映衬,使其少中见多,主题凸现,妙趣盎然。但见画面右上方在虚无飘渺的云天上祥云缭绕,巧设一座四条立柱和飞檐翘角构成的“南天门”,既作为远景,又使人颇有画未尽、意无穷的遐想余地。而近处这两耳过肩,声音响亮,尖嘴咨牙的弼马温,头戴紫金冠,背后飘起两根雉鸡翎;身穿黄金甲,飘带随风飞扬;足登步云鞋,踏着云朵;双手高举金箍棒,左脚向后,右脚迈前,眼睛瞪着下方,有一种紧追猛打的气势,动感十足。在其下面两个顶盔挂甲、罩袍束带的天兵,一个手执兵器,回头望着慌忙逃窜;一个双手抱头,慌乱中跌倒。前面的这两个天将或睁圆环眼、或满腮髭胡,戴头盔,穿铠甲,执兵器,此时只有招架之功,不约而同地回首望着后面追赶而来的孙大圣,惊慌失措,分别骑着踩云朵的狮子和天马逃命。人物和坐骑的刻划细腻,动态各异,相互呼应,神形兼备,呼之欲出,极具视觉冲击力。左右对联同样叠加 “青萍白壁原无价,天马云龙自不群”的木雕字。所有这些表现物象和字样,都附在用手工弓锯而成的340个 “石隆窗”纹之上,每条弯曲的线条的宽度仅有一毫米,都得用雕刀细心加以修饰,使之大小一致,非常精细。整体上通实相映,主次互衬,雕锯统一,独具匠心,加上传统的髹漆贴金,可谓融雕刻与绘画于一体,显得格外赏心悦目, 这幅作品因为采用锯通纹样衬底的表现形式,也就谈不上什么径路、层次,更没有树木、石头来掩映,非常直观,一目了然,所以除了结构、形态之外,郭燕腾大师更注重人物形象的细部刻划,以此显其技艺之绝妙。从孙悟空到天兵天将的头盔、护肘、胸甲、护心镜、吞头、战裙、腰带、战靴等一应俱全,袍甲上所有的线条纹饰都用浅浮雕,铠甲凸起的“人字”、“鱼鳞”、“麦穗”、“曲线”纹,每一粒、每一片都排列有序,大小一致,连战马鬃毛、尾巴的线条也十分清晰和流畅,刀工老到。尤其是每个人物的“开面”无一雷同,眉目毕现,神情各异,更见大师的刀下功夫十分了得,让人读出更多的妙趣来。陈成光与郭燕腾都是潮汕地区大名鼎鼎的老一辈艺术家,陈成光少年时深得胞兄的美术教导,喜学清代名家吴嘉向先生画风。三十年代随兄在潮汕各地绘壁画,1952年参加揭阳县联工社,1960年至1979年在揭阳县工艺美术厂从事设计工作,擅长金漆画、工笔画、剪纸等,其不少作品在全国展览获奖,2004年6月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郭燕腾12岁开始随师学艺, 21岁那年创作镂通雕《狄青比武》引起人们关注。1950年进揭阳县联工社,1959年进原揭阳县工艺厂从事木雕创作, 1961年被评为汕头地区二类木雕艺人。1962年经汕头专署手工业管理局的推荐,他参加人民大会堂广东厅装饰的4件木雕巨构中的棱形大挂屏《雉鸡五福梅》的凿坯工艺。1979年获工艺美术师职称。1984年被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聘为顾问,同年当选为揭阳县第六届政协委员和揭阳县文联常委。1986年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工艺美术家”(后改称大师)称号。
|
你是本文的第61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7、4、9 作 者: 曾广锡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